趕在新社員到來前,戲劇社的三位部長開了個小會。那天謝玖曦從學生組織會議回來後,立即通知其他兩人做好戲劇排練前的準備工作,而現在,就是彙報第一階段成果的時候。

“應學校要求,為了和楓葉國的《哈姆雷特》對應,我選的是《桃花扇》,家國、愛情、悲劇,要素都差不多。”孟傾城把列印好的劇本交給同伴過目,“你們大致看一下劇本。”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劇本,崇禎末年,“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來南京參加科舉考試,落第未歸,寓居熒愁湖畔,經楊文聰介紹結識李香君,兩人情好日密。

作為閹黨的阮大成為籠絡士林,得知在士林頗有名聲的侯方域手頭拈據無以娶妻,遂以重金託其結拜兄弟楊文聰送去以籠絡侯方域,意欲藉以緩和與復社(明末清初的由江南士大夫組成的政治與文學團體)的關係。

侯方域不知,以為是楊文聰慷慨解囊。訂婚之日,侯方域題詩扇為信物以贈香君。李香君看破楊文聰的圈套,避免侯方域背上串通閹黨的罵名,阮大鋮因此懷恨在心。

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登基,擅權亂政,排擠東林、復社士子。時鎮守武昌的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兵逼南京,弘光小朝廷恐慌。因左良玉曾得侯方域之父提拔,阮大成派系的楊文聰請求侯方域遂寫信勸阻。

侯方域反被阮大鋮誣陷為暗通叛軍,為避害隻身逃往揚州,投奔督師史可法。阮大鋮逼迫李香君嫁給漕撫田仰以籠絡對方。在差人的威逼下,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濺定情詩扇。後楊文聰將扇面血痕點染成桃花圖,桃花扇因此而成。

阮大鋮邀馬士英在賞心亭賞雪選妓,李香君趁機痛罵以洩恨,但仍被強迫入宮中教戲。她託蘇崑生將桃花扇帶給侯方域,侯方域回南京探望,卻被阮大鋮逮捕入獄。

清軍渡江,弘光君臣逃亡,侯方域方得出獄,避難棲霞山,在白雲庵相遇李香君,在張道士道出“國破、君死、家亡的情形下,二人怎麼還在心裡懷揣風月之情。”後,李香君與侯方域一齊出家。

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在國破家亡的背景下,悲哀之意更加濃郁。

“我覺得原版的情節挺不錯啊,改一改就好,幹嘛選白話版本的?”許唸白直接翻到劇本結尾,粗略瀏覽一番。白話版的《桃花扇》經過歐陽大師的改編,四十一出的內容濃縮為七幕劇,在47年的背景下,《桃花扇》的結局較原版大有不同——

新版劇本著重塑造的“軟弱書生”侯方域,在明亡之後“權宜”地考取了清朝的鄉試。家國意識極強的李香君唾棄這個“國賊”夫君,自殺明志。

“原版哪裡好了!”孟傾城的大叫道,“就侯方域那樣,看不破阮大成的籠絡也罷了,楊文聰點明以後,若不是李香君拒絕,他早稀裡糊塗地幫阮大成說話了;

左良玉‘清君側’時,立場又不堅定,傻傻地順從阮大成一系的楊文聰去寫勸阻書,這倒好,給了阮大成藉口栽贓……反正我看原版劇本,侯方域就一個沒腦袋的筆桿子!他也配合李香君在一起?”

“別激動,別激動!”謝玖曦安撫性地輕拍孟傾城肩膀,生怕她下一刻觸景生情,又跑到牆角里罵前男友了。

經孟傾城這麼一辯解,許唸白也聽出一些端倪,總之,與孟傾城前男友神似的“侯方域”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雖然他並不太喜歡李香君自殺以諷刺侯方域的結局——拍個《鍘美案》,把‘前男友’送上龍頭鍘不更妙嗎——當然,自己不演陳世美。

劇本就這樣定下來,但不能立即開始排練,以為要中劇英文,孟傾城需要儘快把劇本翻譯;另一邊,謝玖曦就演員的安排與許唸白進行一些商討。

首先她本人不上場,雖然演技要比新社員強,但是她的高鼻樑和金髮太過出戲,而且劇組所需的物資、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做起來事倍功半,謝玖曦得親自主持。

“還有一件事。”謝玖曦有意板著臉,盯著許唸白,“這段時間,你就中文劇本給新社員分散排練一下,讓他們找找感覺,事情不能馬虎——也就是說,你可別分神去泡學妹。”

對方拍著胸脯答應下來,謝玖曦的神色依舊半信半疑,雖然有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念,但回想一下上個學期許唸白乾的“好事”——和舞蹈社合作的時候泡上了別人的王牌社員,小嘴都啵兒了。

誰知道他表演前一天腦袋系在了褲襠裡,光明正大地去同文學社的學姐調情,被舞蹈社員撞見,兩邊社團當場就起了矛盾,合作的戲劇也告吹了——謝玖曦下定決心,演出結束以前,許唸白絕對不能跑出她的視線範圍。

如果可以的話,像小時候玩過的x爾號,排練時放他出來,排練結束立即收回精靈膠囊。

尚處於安排階段,謝玖曦的思緒已經推進至兩個星期以後,想要預料到未來可能遇到的、可以提前排除的麻煩,一時間消耗不少腦細胞,她揉著太陽穴,朝敞開的社團活動室大門看去,海風又一次把雲朵雕刻成三五件造型獨特的藝術品,掛在暗藍中透著些許泛黃的帷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