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10塊錢來體驗13分鐘的一等座?”

“隨便你囉。”胖子特意囑咐他,不要貪圖省錢去擠班車,他昨天就遭了這個罪,班車裡又臭又悶,貪財的司機經常停車借路邊客。加上中秋有不少離開市區到廉州的私家車,路上堵得很。

再寒暄幾句,餘賢掛掉語音通話,重新尋找那個生僻字。

碼字就像學開車,經歷過最初的生疏,餘賢的寫作速度穩步提升。從掛空擋慢慢挪,一步步提高速度,切換到四檔,再遵循著大綱的線路跑高速。

大綱劇情的靈感,主要源自餘賢之前看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他買了票去約肖秋雨,被爽約了,頂著不浪費錢的念頭進影院,隨即被開場絢麗的畫面給震撼。

記憶最深的不是電影的情節——關於逃課學生和翹班老師的奇妙戀情——是影片中對那地鐵站旁公園的景物描繪,雨霧、日光、飛雪三時之景。他一直覺得,是那些夢幻般的景觀昇華了電影(因為他看不懂劇情)。

所以這本小說中,景觀的氣氛烘托作用非常大。

小說伊始。從高考最後3分鐘的噩夢中驚醒,趙夢華悄然到宿舍陽臺洗漱。整個灕江中學被籠罩在一團濃霧之中,在她看來粘稠而壓抑。

百日誓師大會的安排,想要專心備戰的優等生和混日子的差生之間的矛盾,達不到內心預期的一模(全市第一次高考模擬考試)成績,在這樣的天氣裡,糾纏和逼迫著趙夢華。

走讀的墨子秋持另一種觀點,突如其來的大霧,意味著未來幾天的氣溫回暖。他一向樂觀且活在當下。與隔壁班的女主在走廊相遇,他們三年來遇見很多次了,他認識學校有名的“冰女王”趙夢華,女主卻不認識他,兩人就這麼平淡地擦肩而過,宛如路人。

兩人當然不能走常規路線,相遇、相識、相助、相戀和相睡,小說才80萬字,容不下那麼多內容。

餘賢看了下網上的同行,發現他們加快關係的手法有勁爆的,女主直接平地摔給男主送福利;有極其巧合的,女主是男主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有系統流的,男主不去撩撥女主就會被系統抹殺……

問題是上述套路,在二次元網文圈裡已經氾濫,毫無新意。因此餘賢跨區取經,在一晚上讀完五本流行的女頻都市言情文後,挑選中了失憶流:以前的緣分是存在的,圍繞著恢復記憶,就能展開上百萬字的劇情。

等將失憶流融入小說時,餘賢又魔改了一番,變成了精神分裂流,於是小說的劇情就成了——

多年積攢的心理壓力逐漸在趙夢華的潛意識裡塑造了一個叛逆的她,被本我的理性壓制著。

小說劇情發展不久,趙夢華和家裡的矛盾爆發,家人的不理解成了壓倒她理性的最後一根稻草。半夜離家出走的趙夢華精神恍惚地四處遊蕩,在紅燈時無意識地走過觀漪橋,被住在附近的墨子秋救下。

墨子秋詢問趙夢華父母的電話,本意是讓家人來接走他,這屬於正常操作。而趙夢華一聽到“回家”一詞,情緒激動起來,掙脫墨子秋就要跑。奈何灕江市近幾天細雨不斷,交通安全島上的瓷磚溼滑,她一不小心,腦袋磕地昏迷。

墨子秋送她到醫院,再求助班主任,終於通知到趙夢華的父母。誰知趙夢華一醒來,啟用了貪玩、叛逆、懶惰的第二人格,全然不記得自己是誰,還本能地對父母和醫生有敵意,幾欲跳樓,唯有墨子秋在旁時情緒才能鎮定。

如此這般,男女主終於強行湊合在了一起,圍繞著恢復本我和戀愛酸臭展開主線。

餘賢放下手機,舒展痠痛的拇指和手腕,站起身來,確認房間的門鎖好了——這本完全面向市場,面向男頻,內容充滿yy的二次元小說,絕對不能讓家裡人看到!

對了,小說的名字叫什麼呢?餘賢推敲著,墨子秋和趙夢華早上在學校碰面時形同路人,晚上在醫院裡成了密不可分的朋友(如果按小說的主題,女友更恰當),嗯,就叫《朝如路人暮成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