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母備好家宴,請裴二叔一家入席的時候,頗為意外。

她完全沒想到“兒子”竟然會和二叔一家如此相親相愛,其樂融融。

在她看來,裴二叔有故意謀害侄子的嫌疑,作為受害人的裴瑾瑜肯定怎麼防備都不為過,必然會表現的疏離、戒備。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看到他們說說笑笑的一幕,親父子也不過如此。

隨著裴二叔一家的到來,賞寶會也到了開幕日。

按照流程,大會有三個階段。

階段一,鑑寶比賽。

由古玩協會牽頭,將準備好的真假古玩彙集起來,由各家推薦的鑑寶師一決高下。

不止要比鑑寶的準確率,還要比對古玩誕生年代判斷的精確率。

階段二,各家鋪子將心愛之物或心有疑惑拿不準的古玩又或者是特別物品展示出來,與同行一起研究,賞玩。

若說階段一的比賽是為了推出行業新星,為年輕一代造勢,那麼階段二的活動便是針對的老資格,經驗豐富的資深一代。

階段三,選出本屆賞寶會最具潛力最具創新的文玩品類及鑑寶師,並拍賣展出的部分古玩。

古玩行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新的賞玩品類。

如果故步自封,只等著已有古玩在不同人手裡流通,創造的價值有限。

作為歷史文物,古玩是有數的,為了滿足市場需要,總不能全靠造假坑蒙拐騙吧?

只有不斷引導大眾審美及雅趣,開創出新的品類新的賞玩方向,古玩行才能日新月異,發展的越來越好。

比如瓷器,一個最好的例子,已發展的相當成熟。

每一個朝代都有創新,如唐的秘色瓷,宋的五大名瓷,本朝青花、景泰藍、彩瓷等等。

只這一個瓷類,不知養活了多少從業人員,不知滿足了多少藏家的審美需要與雅趣,也不知為大周增加了多少稅收。

青花,最早就是裴母在賞寶會上推出的,如今已經傳遍大江南北。

便是宮裡,內務府每年也會在景德鎮採購一部分青花用品呢。

由此,可見賞寶會的巨大影響力。

賞寶會為什麼除了古玩行的人,還有許多其他行業的商人、官員參加呢?

為的不過是商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青花的推陳出新以至成為風尚,的的確確讓不少瓷窯老闆、原料商、礦主發了財。連從海外販賣鈷料的海商也不例外,誰讓鈷料是青花燒製的必需品呢。

此時,位於賞寶會所在場地的廣場上,溫暖而不熾熱的陽光下,一個碩大的綵棚裡,數個年輕的鑑寶師正坐在座位上,等著比賽的開始。

評委有五人,俱是業內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別精通書畫、瓷器、玉器、金石及雜項。

這也是最具普遍性的古玩品類。

參賽的鑑寶師年齡都不大,約在十七至二十五之間,全都是各家古玩店、典當行精心培養數年的鑑寶精英。

如果順利,未來數十年這些人極可能成長為行業精英,掌握著古玩行的話語權。

除評委與參賽鑑寶師外,外圍觀眾席上還有許多看熱鬧的文玩愛好者,各參賽選手的親友等等。

被數百人圍觀,但凡面皮薄一點,都會如坐針氈,坐立不安。

相比壓力山大面帶羞澀的其他鑑寶師,裴瑾瑜一派從容。

作為相貌生的最好的一位,她所吸引的目光也是最多的,尤其那些女眷,更有不少人把裴瑾瑜當成了備選女婿與夫婿。

大周民風開放,女眷出行也不需要戴幕笠面紗,這就導致不少女子對著裴瑾瑜指指點點,不時交頭接耳、輕笑耳語,肆無忌憚的勁兒一點不次於在青樓給花魁捧場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