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技術轉移(第2/2頁)
章節報錯
“來,韓主任,坐,剛好我剛剛泡好茶,來試試我家鄉的茶!”秦元清笑著說道。
這位韓主任,可是水木專門聘請的專利方面的專家,這些年來水木大學技術專利中心在他的管理下,可是為水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韓主任喝了一下茶,心中暗自嘀咕著,看來傳言果然不虛,這位校長真的是茶愛好者,喜歡喝茶。
其實以前他和秦元清是比較少打交道的,因為汽車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以及後來的實驗室,在水木都是屬於極為特殊的存在,獨立性非常的強,主導者也不是學校,而是秦元清,秦元清擁有百分百的管理權和處理權。這三個科研單位,都有專門申請專利、管理專利的部門,甚至也不需要像技術專利中心這般,需要辛辛苦苦去尋找企業合作,只需要放出一點風聲,有的是大企業爭破頭搶著獲得專利使用權。
上次實驗室在心肌炎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十大藥企聯袂上門,結果都被拒絕了,這個訊息可是在水木都傳開了。
韓主任喝了一下茶,然後主動說道:“校長,去年我們水木技術授權收益方面,不包括汽車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秦元清實驗室,總共獲得了389億元,其中華威是大頭,佔了287億元!”
秦元清點點頭,在接掌水木後,秦元清已經知道,以前陳校長時不時找他哭窮,實際上水木是真的富得流油,賬戶上躺著一大筆錢,絕對是華夏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學,賬戶上的錢都已經超過千億之巨。
而今年上級撥付給水木的辦學經費,達到了276億元,超過了浙大的191.92億元以及燕大的189.17億元。
當然隨著沙河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水木大學的開支也是全國高校中最大的,畢竟水費、電費、購置圖書費用、實驗器材或者教學器材購置、教職工獎金及福利,每天的開支平均下來都是過億元的。
“按照目前情況,技術轉移中心現有人員已經不足以應對日益擴大的業務,這次來找校長彙報工作,是需要學校同意中心能夠增加10人!”韓主任說道。
“韓主任,你列個招聘的條件要求和人數,到時候發給徐嘉憶,明天的會議我會拿到會議上討論一下。”秦元清微微頷首,說道。
一個行業需要健康高速發展,制度和人才是最重要的指標!
當然,像這種情況秦元清也不會直接答應,因為像這般招聘,還需要走一下程式,畢竟水木的教職工,工資可不是都由自己發放,還有一部分是由國家發放。
雖然說國家發放的那部分工資,在如今水木的薪酬體系下,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但是該尊重的還是要尊重。
在韓主任離開後,秦元清則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在知曉水木賬戶躺著那麼大一筆錢,秦元清心中是蠢蠢欲動的,他接下來最想做的就是兩件事,一件事是二十二校聯盟,以此推動高校的改革與發展,帶動華夏高等教育的進步。另外一件事就是關於醫學院以及附屬醫院的建設。
因為當初的大學拆並,使得水木大學的醫學院並不算強大,至於附屬醫院也是屈指可數,不像復旦大學共有16家附屬醫院,基本上都是三甲醫院,遍佈華夏主要城市。而水木大學只有可憐兮兮的四所,還都是在京城,而且沒一個三甲醫院。
關於華夏的醫療發展,秦元清也是很關注的,雖然看病難這個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突出,但是現在卻又冒出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看病貴。秦元清說實在的還是比較懷念,以前不怕去醫院的那時候。不像現在,去醫院簡直就是被割韭菜,各種檢查、各種吃藥,一個感冒去一趟怎麼也要幾百塊錢。
而且秦元清想要發展醫學院以及附屬醫院建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隨著生命實驗室的不斷研究,會誕生越來越多的成果,這方面也需要醫院進行合作、實踐。
至於醫院的建設,秦元清更覺得不是什麼問題,有足夠的錢,完全可以從海外招聘一批擁有高超醫術的醫生,更新醫院的儀器裝置,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制度建設。雖然現在沒有一所是三甲,但是相信用不了幾年,醫院就可以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到時候三甲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至於將附屬醫院推展開來,那更是簡單,只要醫院發展壯大在業內頂尖,那與地方市醫院合作或者新建醫院,簡直是不要太簡單了。哪個地方,不歡迎一所強大的醫院,要知道醫療資源,在如今時代可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秦元清都覺得,只要能夠將醫學方面發展壯大起來,就是砸入千億也完全值得,總比把錢投入美學方面,秦元清從未去過那裡,甚至都有步驟取消這個院系,就是他只要一想起,腦海裡就不自禁浮現殭屍臉之類的。反正那種美,他欣賞不來。
秦元清回到自己的辦公桌上,從抽屜中拿出筆記,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