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他和佩雷爾曼證明了準黎曼猜想,將黎曼猜想解決了一大半,已經過去了好幾年時間了,可是這麼多年時間,大量研究黎曼猜想的數學家們,始終無法跨出最後一步,給黎曼猜想這棟數學大樓封頂。

昨日去高等物理學院的時候,佩雷爾曼提到了這件事,這讓秦元清就上了心,覺得差不多是到了給黎曼猜想這棟數學大樓封頂。

機會他已經給了數學界的一眾數學家們,但是他們不能抓住,現在由他進行封頂工作,那以後數學家們,總不好意思埋怨秦元清太霸道,不給數學家們留條活路吧。

至於霍奇猜想的證明,他學術報告遲遲沒有召開,讓學術界一直困擾其中,是因為這霍奇猜想事關於未來,涉及到反重力技術,還是能夠儘量延遲就儘量延遲,等到華夏完全佔據先機,鎖死了太空之後,再進行學術報告會也不遲。

秦元清聚精會神,在草稿紙上寫下一個個符號,一行行算式,關於黎曼猜想的完全證明,早已在他心中,所以他甚至都不用思考。

說實在的,雖然現在被譽為數學黃金時期,每年產生的數學研究論文數不勝數,但是秦元清還是很失望的,因為自己都做得那麼多了,還是沒有數學家能夠完成黎曼猜想的封頂工作,得他一個大忙人還要抽出時間去完成封頂工作。

更讓他失望的是霍奇猜想,如果是二三年沒能完成論證工作,那還情有可原。可是如今已經過去了多少年了,數學界還沒完成他論文的論證工作,這簡直是......飯桶!

“搞定!”秦元清看著手中的草稿紙,拍了拍手,很平靜,沒有任何欣喜若狂,彷彿這個黎曼猜想並非是‘數論的皇冠’那般,而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數學猜想。

完成了黎曼猜想的封頂工作,秦元清開啟文件,噼裡啪啦地敲著字,將字元、算式,化為了一篇完整的論文。

十幾頁草稿紙,弄成的論文,足有一百零八頁那麼多,都足夠出一期特殊期刊了。

到了深更半夜,秦元清完成了整篇論文,隨後完成論文儲存,將論文投稿給《水木數學紀事》。

《水木數學紀事》,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數學期刊,超越了其他專業數學期刊。能夠被收錄進《水木數學紀事》的論文,毫無疑問都是數學一流論文,擁有相當不錯的價值。

而論文的審稿人,也都是邀請數學大佬們,甚至一些極難的數學論文,更是邀請大神級人物‘秦元清’進行審稿。

此時此刻,《水木數學紀事》的辦公地點,依舊燈火通明,作為世界第一數學專業期刊,《水木數學紀事》收稿物件不僅僅是華夏,而是整個世界,世界各地的數學家們,第一選擇投稿物件就是《水木數學紀事》。

而出於華夏特有的敬業,《水木數學紀事》的工作人員實行的三班倒,保證收到的論文可以第一時間被注意到,然後進行初步篩選,給出初步的審稿意見,而不是讓數學家們等待。

“都凌晨了,還有人投稿,而且投稿人是國內!”李倩嘀咕著。

《水木數學紀事》的郵箱有兩種,一種是國內郵箱,專門收國內數學論文。一種是海外郵箱,專門收海外數學論文。

“咦?秦元清!?這不是秦院士麼!?”李倩看到投稿人的名字,整個人的睡意都沒有了。

作為數學家,李倩可以不知道其他數學家,但是菲爾茲獎得主卻是必須記住的,而作為大佬中的大佬、如今世界數學界唯一的大神,更是水木的驕傲,李倩自然更是對‘秦元清’這個名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畢竟《水木數學紀事》雖然為了避嫌,單獨執行的期刊,對外宣稱不受任何大學、機構的影響,完全的中立,公正公平,但是要知道,《水木數學紀事》可是在水木大學裡面辦公的,甚至他們這些工作人員編制可都是在水木大學,領的工資有一部分是水木大學發的。

“什麼!秦院士投稿了論文?”李倩的聲音並不大,但是卻足以用驚天動地來形容,其他工作人員紛紛向著李倩所在望去,眼中滿是震撼之色。

因為這幾年,秦元清已經沒有再在投稿數學論文了。

以至於現在數學界有一種聲音,那就是秦元清不務正業去了,已經拋棄了數學!

現在,秦元清竟然投稿了論文,這如何不讓人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