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雙小魔王的開門紅(第1/2頁)
章節報錯
2025年,6月1日
正當全國的小朋友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小學幼兒園充滿著喜樂的時候。
秦元清在京城水木大學沙河校區一號大禮堂,召開了關於核聚變電站技術規範會議。
會議主持單位,並非是水木大學,而是標準化部門作為會議組織單位和主持單位。
參加規範編制的,涉及到了水木大學、燕大、華科大、哈工程、西交大、魔都交通大學、南華大學七個高校,以及華科院、華夏工程院、核電集團、國電集團等相關單位。
涉及到的編寫人員,數以千計,畢竟這相當於以往的核電站、核技術的很多技術規範都不能用了,得重新進行編寫。
比如《和科學技術術語核物理與核化學》這個規範,需要增加了超過一半的內容,涉及到大量的新的專業術語以及解釋,包括對原本的核物理與核化學一些不再適用的地方要進行修正,而這麼一本規範,至少需要十個專家進行。
同樣的,還有像全新的技術規範《核科學技術術語聚變反應堆》,那更是沒辦法參照《核科學技術術語裂變反應堆》,需要完全重新根據可控核聚變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核裂變發電站,因為發射性和安全性,有專門的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核儀器儀表、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廢物管理等等規範,但是核聚變發電站就不一樣了,它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主要的安全管理在於操作方面的管理,以及面對異常情況的措施制定,毫無疑問都得重新制定全新的規範。
再有就是核電廠安全系統的可靠性分析要求,所針對的內容完全不一樣,這是全新的內容,都得進行重新編制並且還得結合水仙核電站的實際執行情況而制定。
整個核聚變發電站所涉及到的技術規範,各種方面加起來絕對不下於一百之多,所需要的技術專家都得超過一千,這麼浩大的工程,需要調動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一部分規範,都得等到水仙核電站改建完成一部分機組的執行後,才能制定出來。
當初的一大部分‘金烏工程’研發基地的研發人員,都參與了技術規範的制定。
這技術規範的制定,不但影響著全國的相關可控核聚變所涉及到的行業,一旦成形,那麼今後也是世界通用的標準。
在現代世界,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真正一流企業的競爭,在於標準的競爭,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掌握了行業的話語權。
而當今世界上,也就華夏率先掌握了可控核聚變,自然是最有話語權。華夏制定了可控核聚變的標準,也會成為其他國家爭相照仿、借鑑以及執行的標準,因為你不去執行意味著你遠離可控核聚變。
而拒絕可控核聚變,幾乎可以這麼說,這是在拒絕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威力,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讓華夏的經濟發展猶如插上了一對翅膀,提前十年經濟規模超過了美利堅,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且這麼大的體量的情況下,還能保持著高速增長,簡直是讓一大堆經濟學家無法混飯吃,手中吃飯的碗盆都被打翻了。
大會持續了三天,方才結束!
作為專家組組長,秦元清只需要起到牽頭作用,立下每個規範的負責人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每個規範制定完成後需要提交給他,經他稽核,直到確認無誤後,秦元清簽下名字之後,才會提交給相關部門,由他們釋出並進行推廣。
“秦院士,要回家還是去哪裡?”司機看到秦元清走過來,連忙問道。
作為秦元清的司機,他並不是普通司機,而是從某個特殊部門出來的,駕駛技術那叫一個精湛,同時近身搏鬥技巧也是首屈一指,射擊能力也堪稱百發百中。
自從空中遇險一事發生後,秦元清就再也沒有出國過了,不管是學術訪問邀請還是世界級獎項頒獎典禮邀請,都被婉拒。至於旅遊,也是都在國內,而不踏出國門一步。
至於自身的安保措施,那更是非常的嚴格,堪稱華夏最嚴格、陣容最華麗的安保陣容,每次出行最少有八位保鏢。
雖說從名義上來說,這八位保鏢都是秦元清花錢請的,要秦元清支付每個月的工資,但是這八位保鏢也都是從特殊部門出來的,屬於全世界最精銳的安保精英,是真正的有錢都請不來的保鏢。
“回家吧!”秦元清略微思索了一下,暫時也沒有什麼事,所以秦元清選擇了回家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