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反重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五百三十九章反重力
大禮堂
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掌聲持續了整整了三分鐘,這是量子物理研討會持續到現在爆發的最熱烈的掌聲,也是持續最久的掌聲。
能夠讓一幫以理智出名的學者,爆發出持續整整三分鐘掌聲,是極為罕見的,能夠做到這一步,足以說明秦元清的學術報告會,是多麼精彩,讓這幫物理學者們感覺到精彩、受益匪淺!
就像秦元清所說的,物理上的數學公式,總是美輪美奐,美麗的地方在於,一切似乎都非常的巧合,但是卻又那麼合理。
“秦院士講得太好了,我們對於量子物理還是很淺薄,以前我以為我已經懂得量子物理,現在卻發現,我是如此的淺薄、無知,量子物理世界浩瀚無窮,我以前只是瞭解到他的皮毛!”一個物理教授一臉激動地說道。
秦元清所說的,簡直是對於他們的知識儲備形成了絕對的碾壓,讓他們只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以前的小學生,知識是如此的淺薄!
“你說得對,秦院士不愧是秦院士,他在物理學上的造詣確實堪稱偉大,簡直是達到曠古爍今的地步,他只是簡單地從數學方面入手,卻讓人醍醐灌頂。”一個教授感慨地說道:“果然,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得學到老!”
“可惜秦院士已經很久不招研究生、博士生了,不然的話,那些能當他學生的,一定是最讓人羨慕的。”
“.......”
秦元清卻很平靜,對於這樣的場面,他已經看得太多太多了,經歷了太多,自然難以引起心中的波瀾。
隨著他結束學術報告會,也代表著這一場量子物理研討會進入了尾聲,來到了閉幕式,閉幕式就不到二十分鐘,在學者的掌聲中,結束了量子物理研討會。
秦元清並沒有留在臨安,而是當晚就乘坐飛機回到了京城。
接下來秦元清的事情已經不算多了,主要是即將到來的國家級大獎,對於‘金烏工程’一階段表現出色、做出卓越貢獻的進行嘉獎,而嘉獎的名單主要是從上次指揮部層面的嘉獎名單進行篩選。
然後就是梳理‘金烏工程’第二階段,只需要再忙一年,他就可以從‘金烏工程’脫身而出!
秦元清留在水木大學,帶著他為反重力技術專案的研究人員,進行最後的學術準備,經過這些年秦元清的教導,這些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新的學科的踐行者,用不了多久他們將會成為一個個著名學者,將基於霍奇猜想發展出來的新的學科發揚光大,成為數學新的支脈。
“總指揮,我們建議在聚變核電站附近修建一個實驗室,用於反重力技術的驗證,開發反重力裝置!”這一天,秦元清的辦公室,一箇中年人正提著自己意見。
雖然反重力技術指揮部已經成立好幾年,與‘金烏工程’指揮部同時建立,但是與‘金烏工程’指揮部不一樣,反重力技術指揮部實際上停留在前期技術學習上面,更多的是培養人,做好保密措施,至於工程建設卻是都還沒開始。
而且與‘金烏工程’相比,反重力技術的經費就20億元,相差了50倍。
當然反重力技術的經費比較少,但是並不代表反重力技術應用前景不廣,恰恰相反,反重力技術應用前景非常的廣闊,將深刻地改變整個世界,影響力絲毫不下於可控核聚變。
也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性,所以特意組建了反重力技術指揮部,指揮部的許可權是與‘金烏工程’指揮部許可權一樣的。
秦元清略微沉吟了一下,2025年第一臺聚變電站機組就可以啟動發電,實際上反重力技術驗證,並不需要聚變發電專門提供,只需要在實驗室就可以進行。
但是毫無疑問,在核聚變電站所在地建立實驗室,也有好處,那就是電費會降低一大截。
不過秦元清稍微思索了一下,拒絕了這個提議,因為他覺得還是在水木實驗室中完成一系列的技術驗證,就可以了,雖然電費會比較高,但是保密性會更好。
最重要的是,在水木實驗室中,自己也可以同時盯著反重力技術以及雙環太空站專案。
雙環太空站專案接下來會進入一個關鍵節點,很多技術都將取得技術驗證以及突破,包括已經發射二次的超重火箭,量子通訊衛星的發射,以及運載著生命艙抵達預訂的載人登月地點,為接下來載人登月做準備,也為未來的月球科考站做準備著。
今年接下來時間,還將發射更多的裝備前往月球,建設更多的地月軌道通訊衛星,以及繞月衛星,到了年底更是會發射一個核心艙到繞月軌道,作為一箇中轉站。
而這些,很多都是為雙環太空站進行技術驗證,秦元清需要盯著,及時地解決問題。
至於電費問題,反正水木本身就是京城用電大戶,多用點電也很正常,目前的華夏實際上並不怎麼缺電,畢竟不管是水電站發電還是核電,都基本上能夠滿足華夏用電所需。
更何況,未來二年到三年左右,水仙聚變核電站,將建設上百機組,等到培養好工程師隊伍和管理人員,其他核電站都會改造為聚變核電站,十年左右時間,華夏建設的聚變核電站將能滿足全國能源需求。
那中年人聽到秦元清的話,眼中不由露出失望之色,說實在的作為反重力專案的副總指揮,他覺得自己簡直就吃著閒飯,白領工資,發揮不出自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