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空天飛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以前,並沒有研製、建造空天飛機的經驗,所以在經過慎重地商討後,確定了先研製小型的空天飛機,等完全掌握研製小型的空天飛機經驗後,再進行中大型的空天飛機的研製。
之所以叫空天飛機,卻是要跟現在的飛機、太空梭區分開來,作為未來的一種特殊飛機,它是既能航空又能航天的新型飛行器,是航空技術與航天技術高度結合的飛行器,將把空間開發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它能像普通飛機一樣水平起飛,以每小時1.6萬~3萬公里的高超音速在大氣層內飛行,在30~100公里高空的飛行速度為12~25倍音速,而且可以直接加速進入地球軌道,成為航天飛行器,返回大氣層後,像飛機一樣在機場著陸,成為自由地往返天地之間的運輸工具。
在以前,航空和航天是兩個不同的技術領域,由飛機和航天飛行器分別在大氣層內、外活動,航空運輸系統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系統一般是不能重複使用的。
而空天飛機能夠達到完全重複使用和大幅度降低航天運輸費用的目的!
其實別看華夏已經開始建造空天飛機,實際上空天飛機並非是華夏首先提出來的,華夏實際上屬於追趕者。
空天飛機這個概念,實際上是美利堅提出的一個概念,早在2013年12月初,美利堅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就提出一項價值1400萬美元的機會,名為‘xs1’專案,計劃2018年執行首次發射這款新型空天飛行器,只是可惜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看到影子,依舊還停留在ppt階段!
“秦院士,這架空天飛機目前已經完成外形的建造組裝,預計到了2028年可以完成全部建造,不過現在有個掣肘,那就是反重力裝置和等離子體引擎,能源動力核心位置按照您的設計已經預留!”楊越陪同著秦元清,沉聲說道。
楊越,就是專門負責這架空天飛機的生產,而且還是空天飛機的副總師,今年才50歲,屬於年富力強的年紀。其畢業於哈工大,一輩子從事戰機的設計工作,從2011年j20戰機首飛,楊越就投身於新一代飛機的研製工作中。
‘雙環太空站’專案正式啟動後,專案指揮部一紙調令調他加入研製空天飛機任務,這款空天飛機秦元清是直接任總師,給空天飛機專案足夠的重視。
畢竟‘雙環太空站’太重大了,單單建造成本就高達3萬億元,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般的,而且意義特別重大,是華夏走入太空時代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地球走向太空時代的一個跳板。
所以它的安全性就必須給予最高重視,如果是建成後的‘雙環太空站’,上面有著鐳射炮,有電磁炮等防禦系統,足以確保‘雙環太空站’的安全。
但是在建設期,就必須得主要依靠空天飛機的防禦,畢竟從地球發射導彈,並不實際!
“反重力裝置,明年底就可以運載過來裝備,等離子體引擎計劃2027年5月會完成,搭載在這款空天飛機上面!”秦元清沉吟了一下,說道。
這款空天飛機雖然是小型空天飛機,但是卻摒棄了世界主流的概念,也就是同時採用飛機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形式。
而是直接採用反重力裝置以及等離子體引擎!
因為假如同時採用飛機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不但會佔用空間,而且兩種都是以石化燃料,毫無疑問會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實際用途就很有限。
可是採用反重力裝置和等離子體引擎就不一樣了,發動機佔據的空間和重量至少可以節省一大半!
只有實現這樣的空天飛機,再小的空天飛機,用途才能遠遠超過了火箭,才具有實際作用,而不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秦元清沒有想過未來航天時代還依靠火箭,因為火箭的限制性就擺在那裡,不管你怎麼改進火箭,頂多註定它只能送航天器到火星,再遠就不行了。而且建造新式火箭,就得建造火箭的發射臺,而建造一個火箭發射臺所需要的時間和金錢,並不比造一架空天飛機少。
當然別看這架空天飛機是屬於小型空天飛機,實際上它搭載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一臺發電的功率達到了5萬千瓦以上,然後採用的是一用一備的原則,確保可控核聚變能夠安全穩定地提供能量。
別以為5萬千瓦的發電功率很小,要知道如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2座核反應堆的功率也就是21萬千瓦左右,而21萬千瓦的發電足以滿足一座城市的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