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研究課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百二十三章研究課題
離開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在特警的檢查下,確定身上沒有帶其他資料,特警才讓秦元清出去。
作為珠峰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單位,哪怕如今整套技術已經交給軍方,但是研究院的保衛力量依舊沒有絲毫減弱,屬於保密單位。
畢竟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掌控的技術,太先進了,先進到不得不重視的地步,一旦洩露那麼就是巨大損失。
秦元清離開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來到了汽車研究院自己的辦公室。
正常而言,秦元清更喜歡呆在汽車研究院這邊,可能是因為比較早呆在這裡,形成的習慣。
而且相比起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汽車研究院是屬於民用領域研究,保密制度稍微降了一個等級,也沒有進出需要檢測,更不需隔三差五地接受保密科檢查。
當然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汽車研究院都有一個共同屬性,就是注重保密制度,也是水木大學高學歷最多的,兩個研究院是按照學院等級,但是本科生一年就不到90個,能夠就讀於這兩個學院的學生,都是真正的對該領域感興趣,不然的話第一學期結束,研究院就會主動勸說學生轉專業。
汽車研究院已經走入正軌,秦元清都不需要怎麼處理事情,雜事、小事都有幾個副院長、主任解決,也就只有他們無法解決或者超出他們許可權的,才會由秦元清處理。
坐在辦公椅上,秦元清手撐著下巴,露出思索之色。
兩個研究院目前發展得很順利,接下來需要的是沉澱,這大半年都不適合大動干戈,也就意味著這半年他不需要投入什麼精力,而這時間有了,可不能白白浪費。
理論物理?
亦或者是數學研究?
秦元清在權衡著,物理方面他已經達到14級,屬於世界級物理學家,自然也可以開展理論物理研究,世界上有物理上比他厲害的,但是絕對沒有比他超出一個等級的,因為比他超出一個等級的,意味著屬於物理祖師爺級別存在。
至於數學方面,能夠讓他覺得有挑戰性的,也就只剩下七大數學難題了,也就是千禧難題!
克雷數學研究所,屬於世界頂尖的數學研究所,他們能將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托可方程、BSD猜想列為七個“千年大獎問題”,可想而知這七個數學難題的難度。
思索了片刻,還是下不了決心哪個方向,秦元清所幸拿起一枚硬幣,要是正面的話就選擇理論物理,要是反面的話就選擇數學研究,專門攻克這些讓世界數學家們苦惱的難題。
結果,硬幣落地後呈現反面!
果然老天爺是要讓我解決數學難題啊!這是命啊!
天命不可違!
秦元清拿出一張草稿紙,寫下了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黎曼猜想、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托可方程、BSD猜想六個猜想名字,至於龐加萊猜想已經被俄國數學家格里戈裡·佩雷爾曼給解決了,所以七大難題已經只剩下六個。
思索了一下,秦元清在楊·米爾斯理論上畫了一個圓圈,然後又在旁邊寫下哥德巴赫猜想。
楊·米爾斯理論是1954年由物理學家楊震寧和米爾斯提出來的,透過學者於1960~1970引入的對稱性自發破缺與漸進自由的觀念,發展成今天的標準模型,這一理論中出現的楊·米爾斯方程是一組數學上未曾考慮到的極有意義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可以說,楊·米爾斯理論是現代規範場理論的基礎,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物理突破之一。
楊·米爾斯方程旨在用非阿貝爾李群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行為。如果能求出該方程的通解,不但意味著我們將有希望從數學理論的角度理解質量間隙,更意味著我們將向著大統一理論前進一大步!
畢竟它起源於對電磁相互作用的分析,利用它所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一旦完成了他的證明,首先便是兩種力的統一,同時也代表著數學與物理的一個統一步伐。
在實驗室,這個理論得到驗證,但是卻沒能從數學理論上得以證明,形成蓋棺定論的效果。
一旦證明了楊·米爾斯理論,那麼就是數學和物理的一大突破,楊震寧將作為提出者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證明者也將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