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在意人的迎接(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千年前的長安並沒有在現在西安城的位置上,要更靠北,幾乎與渭河相鄰。那時候的古人沒有發達的水利系統,為了養活城內的百萬人口,就必須將城池修在離水源最近的地方。
渭河,是三秦大地的母親河,哺育著八百里秦川上的兒女們。不但澆灌農田,提供飲水,還為孩子們的出行帶來便利。渭河沒有黃河壯闊,也沒有黃河奔湧。長長的河道平緩的自西爾東,輕撫著關中大地。所以在渭河上沒有快船,無論上行還是下行都走的慢慢悠悠,悠閒愜意。
為了防止再發生黃河邊的事情,灌夫捨棄馬匹改走水路。從函谷關上船,一路西行。騎馬有騎馬的好處,坐船也有坐船的好處。平穩、舒適是船最大的優點。蘇任喜歡坐船,沒事的時候和艄公聊聊天,釣釣魚,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三日後終於看見了長安城的模樣。
“有何感想?”灌夫看了一眼長安,扭頭看向蘇任:“李息早已回到長安,想沒想好應對之策?”
蘇任搖搖頭:“在這裡任何對策都沒有用,陛下就是一切!”
“萬一……”
蘇任一笑:“那就萬一吧!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灌夫沒說什麼轉身走了。
如今的渭水碼頭與蘇任第一次來長安的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碼頭擴建了好幾倍,來來往往的船也多了很多,而且都是商船。天下貨物出在大漢,大漢貨物出自長安,這是每一個商人都知道的道理,如今在長安周邊形成了一大批作坊,數以百萬計的百姓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日三餐。
蘇任他們的船不用和商賈一樣去擠那本就擁堵的河道。眼看過灌夫的衛尉大印和皇帝簽發的詔令之後,船駛入左邊的水軍碼頭。和右邊的商用碼頭相比,這裡安靜的多,船隻也不大。當年蘇任從嶺南帶回來的那艘大船雖然還在,卻已經破敗的不像樣子。
渭水靜靜的流淌,水上的熱鬧與繁華與水沒有絲毫關係,所以蘇任也很安靜,自從靠近碼頭直到現在蘇任都沒有說過一句話。渭水橋是渭水南北相通的必經之路,沒有萬人空巷的迎接,沒有高聲歡呼。一輛不起眼的牛車便是蘇任回長安的儀仗。
牛車走的慢,車也不好,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猛然蘇任揭開牛車簾子,吩咐馭手停車,呆呆的看著橋對面薄薄的濃霧。灌夫被嚇了一跳,立刻伸手去拉自己的寶劍,但當他也看見薄霧中的身影后,嘆了口氣重新將寶劍還鞘。
對面一共十個人,老的老小的小,男男女女都有,就這麼靜靜的站在橋頭,和蘇任一樣呆呆的看著對方。蘇任猛的跳下車,邁開步子用自己平生最快的速度衝過去。負責看守的軍卒大驚,立刻就要上前阻攔,卻被灌夫阻止了。如今的局勢又發生了變化,弄不好這就是最後一面,灌夫不能不給一個機會。
“父親,您回來了!”蘇建帶領著弟弟妹妹規規矩矩的給蘇任行大禮磕頭,旁邊眾人臉上沒有喜色,反而一副慼慼然。
“呵呵呵!好,起來吧!”將孩子們一個個拉起來,蘇任對眾人道:“怎麼了?我回來不高興?”抱起女兒,已經是十歲的大姑娘,入手還是有些分量:“有沒有想我呀?”
蘇惠兒連連點頭:“想,大娘和我娘也想。”回頭看了一眼兩位母親,連忙道:“還有大哥、二哥,舅舅,文爺爺和外公都想。”
“那怎麼不高興呀?你悄悄告訴爹,他們為什麼不高興?”
蘇惠兒猶豫了半天,怯怯道:“他們都說爹爹被皇帝伯伯抓起來了,皇帝伯伯為什麼要抓爹爹?我想讓據哥哥給皇帝伯伯說說放了爹爹,可大娘他們不讓,據哥哥是皇帝伯伯的孩子,皇帝伯伯一定會聽據哥哥的,就想我想讓爹爹做什麼,爹爹都不會拒絕一樣!”
蘇康見父親之和妹妹說話,急抓耳撓腮,瞅見空擋立刻插嘴:“爹,皇帝為什麼抓你?您不是打了打勝仗嗎?皇帝這麼無情,官不做也罷,就回樓觀臺養花釣魚去!我陪您。”
“好呀!到時候你小子可不要半路跑了,最後只留下健兒一個人。”摸摸蘇建的腦袋,微微一笑:“長高了,也結實了,聽說你已經在樓觀書院學了兩年,明年就可以畢業了,有沒有想過日後準備幹什麼?無論是做官、經商,還是做學問都需要大毅力!你從小就聽話懂事,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做好官就要比壞官還要壞,要不然沒等你幹什麼,就會被壞官害了;經商也是一樣,需要眼界和膽氣;做學問相對平安舒適一些,卻需要大毅力。”
蘇建連忙低頭受教:“孩兒已經決定跟隨外公修習儒家,不求高官厚祿也不為錦衣玉食,只是想將儒家的道理看的透徹一些。”
蘇任點點頭:“好,按自己的本心來就好!”一扭頭,拉住想要跑的蘇康:“過來,你小子這兩年都幹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