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輿論的發酵(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昆和柳青研究了半天,終於確定了一件事情——莫小蝶火了,而且不是被資本運作起來的那種火,是民間自發的把她捧火的。
雖然說網路時代的火,往往只有那麼幾天時間,因為網民們的記憶並不是那麼好,每天都會有新的熱點出來,過了大家就忘記了。
除非持續的炒作拉熱度,不然就保持不了。
哪怕是那些流量明星,也要隔幾天買個熱搜,整出點事來刷存在感。
能夠有幾天時間成為網上討論的熱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莫小蝶的歌聲能夠擊中人心。
但是,歌聲能夠擊中人心的歌者,網路上能夠找到不少。
哪怕比例只有百萬分之一,但人口基數那麼大,全國都能找出上千個,在網路世界也等於泯然於眾人,能吸引一部分人,但很難成為熱議物件。
能讓莫小蝶突然火起來的,不只是她的歌聲,更是她的故事。
應該說她的歌聲和她的故事加在一起,擊中了這個網路世界很多人的心靈。
一個身患絕症的女孩子,流浪在這一座大城市,懷抱著一把舊吉他,頑強的活著,用歌聲來對抗命運帶給她的不公。
這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故事。
而在這個色調陰暗的故事裡,竟然還出現了那麼一束光亮,一個被女孩子歌聲打動的人站了出來,要簽下這個女孩子,承擔這個女孩子所有的治療費用。
那一束光的出現,照亮了那個女孩子的世界,也照亮了圍觀者的世界——不只是現實中的圍觀者,還包括網路世界的圍觀者。
這樣的故事,比單純的歌聲更具有傳播性。
而有著這種擊中人心的歌聲,也讓故事更具有衝擊力。
這樣的案例其實也有一些。
有的歌並不是特別的優秀,但是搭配一個文案故事,一下子就火起來了。
(比如現在突然火起來的《漠河舞廳》,就是這樣一個模板。)
這個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來越現實。
但是,很多人心中還是願意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溫暖的,還是願意相信有著真善美的存在,還是願意相信真的會有人給這個世界帶來光。
——也許他們自己都因為生活而被迫變得日漸冷漠,但嚮往溫暖是人的天性,遇上這樣的事情還是會被感動。
那幾個短影片講述的故事,正好具有了這樣的傳播性,只要邁出了第一個傳播的門檻,就快速的傳播的起來。
在秦昆買了推廣,把那幾條短影片推送到更多人面前之後,就多出了一些被在歌聲和故事給擊中心靈的人,自發的對這幾個短影片進行了傳播。
在網路社會,就算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只要想去傳播一個東西,就可以擁有可觀的傳播力。
什麼親友群、工作群、老鄉群、同學群,還有這個那個社交平臺,還可以向一些收投稿的大v投稿。
只是一兩天的時間,在那些被感動到的人的助力之下,很快就發酵了起來。
感動也是可以傳染的。
而一些頭部營銷號,他們除了收錢推廣之外,也會去注意一些社會的熱點,有時候還會主動的引爆熱點,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流量——營銷號是最需要流量的。
在那幾個影片裡面,他們也看到了流量,於是主動的來引爆這個流量。
有些頭部營銷號,是秦昆都不敢去請的,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預算。
他計算了這兩天參與傳播此事的營銷號,如果是花錢請他們來做這樣的營銷,按照他們的報價,那真的要百萬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