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價格談判(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這個報價被柳青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米勒先生,我們廠願意以疫情前的價格銷售口罩,不是因為我們的口罩只值那個價格,而是作為一個獲得了發展紅利的華夏民營企業家對這個國家抗擊疫情的支援。您應該清楚,現在熔噴布的價格是什麼樣子的,口罩工人的薪水又是什麼樣子的,按照這個價格,我們銷售口罩只會賠本,銷售得越多,賠得越多。我們不可能接受這個價格。”
現在熔噴布的價格已經漲了很多,三毛九一個的口罩,連成本都不夠。
至於柳青和王總那邊簽訂的合同,那是商業機密,他們不會拿出來說,王總那邊也不可能拿出來說,只能按照市場價格來說。
按照市場價格,就不存在著三毛九一個的口罩。
按照這個價格,至少在一個月內,天元口罩廠的口罩根本就不用擔心銷售不出去,沒必要銷售給外國人。
米勒也知道這種可能性不大,只是說一下而已——萬一呢?
反正說一說又不用花錢。
被柳青拒絕,他也沒有意外,問道:
“柳先生覺得什麼樣的價格合適?”
自己開了一次價,也應該讓對方開一次價。
商業談判,也就是討價還價。
柳青也讓馮芷萱瞭解過那邊十幾個國家的口罩價格,他開出來的價就是以那邊的價格作為參考的,當然扣掉了運輸、關稅等各項成本,也給出了一定的利潤空間。
當然,那個價格遭到了米勒的激烈反對。
——那比他們自己在華夏市面上收購都要高得多,肯定不能接受。
他向柳青表示,現在那邊口罩價格那麼離譜,是因為急缺口罩,那些進口的口罩都是走空運的,運輸成本比海運陸運都要大,不能按照那個標準來。
海運成本最低,但是時間太長了,很多國家都等不了,他們現在需要口罩救急,只能走空運。
走空運還得小心翼翼的,不是長途直飛,中轉的時候就得避開那種會扣留口罩的國家。
口罩也就只有這兩三個月的時間能享受到坐飛機的待遇,以前以後都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雙方經過了幾番討價還價,最後還是沒有達成協議。
價格上面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可是柳青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先款後貨,口罩出廠後,所有的一切都由米勒那邊負責。
質量檢測也只能在口罩廠檢測,出廠了他們不負責。
貨物能不能通關,會不會被第三方扣掉,柳青概不負責。
提出這一點,主要還是在他的記憶中,口罩發出去後收不到貨款的事情太多了。
他不想冒著風險。
而現在,正好他有著可以不冒那個風險的資格。
另外還有一點,柳青需要簽訂的是一份三個月十億口罩的大單。
一個月三億個口罩,那還不如留著用來給自家的主播直播帶貨引流量。
這樣的要求,米勒無法答應。
這個不是他想不想答應的問題,而是他根本就沒有那個許可權來答應,就算是集團總部,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答應,那必須得開會討論之後才能做出這樣的授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