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簽訂協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柳青最後提出來的價格,其實米勒還是比較認同的,按照這個價格,哪怕是空運回去,也能夠賺到一筆。
何況,需要走空運的也只是暫時,滿足一下醫護人士的防護需求就可以了。
——是的,現在那些發達國家的醫護人員也很多沒有口罩的。
每一個國家遭遇到這樣的疫情衝擊,都會出現準備不足的情況,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例外。
優先要滿足的,當然是醫護人員的防護。
這一部分走空運,對於他們做醫療器械生意的集團來說,哪怕是賠本都值得。
其餘的,可以走陸運和海運,遲一點都沒問題,成本會節省很多。
先款後貨也能夠理解,畢竟現在扣留口罩的事情多國都有發生,人家確實沒必要承擔那樣的風險。
只是三個月供貨十億的單子,這個他不大能接受。
他在華夏,看著華夏只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將疫情控制了下來。
他覺得以西方發達國家更高效的管理,更好的醫療資源,應該可以用更快的時間將疫情控制下來。
現在的情況,一個月十億個口罩他的集團都能夠消化得了。
可是,三個月後,疫情都沒有了,還要口罩幹嘛?
他也沒有說不做這單生意了,只是說要上報集團,然後便離開了天元口罩廠。
在他的行程中,還有另外兩家鵬城的大型口罩廠要去參觀。
——哪怕是和天元口罩廠談成這筆交易,他還是得去那另外兩家口罩廠。
現在那邊的口罩需求量太大了,只是一家天元口罩廠,全部的產能都給他們集團,還是不夠。
去的路上,他就給集團總部做了彙報,提到了柳青這邊的條件。
然後就去另外兩家口罩廠了。
在那裡,發現了一個問題——人家的產能是挺大的,質量也合格,就是還沒有透過他們那邊的標準。
已經在走程式,但還沒有獲得相應資質,就算是出口到了那邊,也不能上市銷售。
價格方面,也沒有比柳青開出來的低。
只是其中有一家可以接受先貨後款,有一家也跟天元口罩廠一樣,必須要先款後貨。
他們還都向米勒提出了要求,希望米勒所在的集團能夠幫忙推動他們獲得相應的生產資質。
國內的他們可以解決,但是國外的還真的只能靠著對方來解決了。
好在一點,現在是人家有求於他們,他們擁有著主動權,提出一些附帶要求也是完全合理的。
他們的條件,米勒也都如實的彙報上去。
他沒有決定權。
到了半夜,總部那邊才給來他們商談之後的結果。
那邊對價格沒有什麼意見,只是要求他儘可能的將價格壓低一些,不能壓低,按照那個價格成交也可以。
主要是對先款後貨有一些不樂意,他們希望是貨到了他們那邊再來付款,而且是所有的貨到到了再給錢。
因為他們想要採購的口罩比較多,那單位是以億來計算的,哪怕他們是大型跨國集團,要湊出那麼多錢來也有著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