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解放區的新生活(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掌櫃,猛地一拍大腿,邊上的張掌櫃大叫一聲,啊呀呀,你拍我大腿做什麼?
王掌櫃也不管,激動地站起來說道:“我明白了,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細品,細品。”
辛老三,辛老三快過來,說說,他們怎麼個服務法?
辛老三一手提著大壺,先給每人續上茶水,一邊說道:“請問各位在這裡,時間長的也住了一年半年了,時間短的也起碼有1–2月吧,那麼請問,你們覺得這裡跟外邊有什麼不一樣地方呢?”
王掌櫃介面道:“這裡生意好,那些公人差役態度也好,最重要一點是不受錢銀,人人有事做。”
張掌櫃微微點頭道:“我明白了,這裡駛道四通八達,主要路面全是水泥道,我等運貨,只要進入黎城境內,大馬車隊全鬆了口氣,一路上最也沒有強人討要買路錢,過境錢,還有官府的茶水銀,住店歇腳很方便,店家服持的也好,飯菜價格便宜品種多,買賣公平,沒有大店欺小,也沒有地痞敲榨,好!好!”
辛老三接著說道:“看看,這就是為人民服務,不說別的,你看看這街面上,水泥大馬路,沒有塵土,下雨天沒有汙泥水,再看看邊上,兩邊下面全是暗溝,我們要倒掉的髒水,不能直接潑在大街上,而是要倒在,你們看就那邊的水槽裡,水槽連線著外面的地下水溝,這叫做衛生靠大家。”
我說辛老三,這些我們都知道,剛來時有點好奇,後然習慣了也沒往你說的那方面去想,現在被你一說,還真那麼回事,真不知道人民政府裡的人是哪裡來的,每一件事,全是關於我們老百姓的。
每天早上,政府裡安排環衛人員收集垃圾尿桶,還給我們沖洗乾淨,鎮裡還建有公共廁所,裡面全是瓷磚貼地,專人看管,比某家裡還要好,以前大家的糞便、垃圾全扔在路邊上,弄的臭氣熏天。看看現在,多麼乾淨,那邊牆上的字寫的好啊,“黎城是我家,衛生靠大家。”那邊還有,“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人人講衛生,乾淨又衛生。”
辛老三又說道:“聽我那兒子說啊,為了黎城能太平,安定,免招兵災,人民政府不知道多少次檔住了大順朝,大清朝,南京朝的兵災兵禍,為了保這一方平安,大大小小不知道勸降了多少山頭的盜匪路霸,要不然你們還能這樣太平地做生意?你們現在去外邊做做生意看,怕是最也不能待了,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王掌櫃道:“前幾天,我回了一次潞城,全是流民啊,那個叫慘啊,知道這邊的全往這裡來了,不知道的全死在了城牆下,那邊的官府就沒人管,緊閉城門不讓難民進城,大批的繞城而過去長治了,現在想想,去長治還不是一樣,哎!可憐吶!”
辛老三說道:“說這些,全是皮毛,某從來就沒有佩服過誰,可如今讓我最佩服人民政府的是什麼?你們肯定不知道,今天,我就說一說,誰叫我兒在衙門上差呢,我辛老三這店在辛安泉開了也有幾十年了,也不賣關子,某最佩服的就是,大家看河對面,是我親眼看著這片地上不到2年冒出了這麼大片大片房屋啊,那叫工業區,這個也不是我要佩服的地方,是什麼讓某佩服呢?就是每當深夜下工上工時,幾萬人的工業區,裡面有男有女,大多數還是女工為多,可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起女人被糟蹋了的事,你們說,這人民政府是不是很不一般。”
哈哈哈,辛老三,真有你的,你老這見識跟別人可不一般,某有幾位大商戶在縣城裡,聽他們說,如今的縣城最熱鬧的地方不在城裡,在原來的正川村那邊,每當日落後,人山人海的,做小賣買的,挑肩的小攤,應有盡有,好多平時從不出門的大戶小姐也會出來誑街,要是放在2年前,哪個敢啊,可如今不一樣了,說起來也怪的很,怎麼現在這樣反而更加太平了呢?
只聽邊上醜字號桌一書生哈哈大笑著道:“我說各位,各位,爾等說的全是表面文章。
辛老三屁顛屁顛地轉身,到了這書生桌前,給書生續好水問道:“哎吆喂,這不是鎮東趙員外家的大公子嗎?趙秀才請。”
辛老三接著說道:“剛才大公子說某等說的全是皮毛,表面文章,那麼請教大秀才,還有別的更深入的文章?
趙大秀才一指這邊一大桌商人道:“你看看,他們只知今日賺了還是賠了,賺了多少?或又賠了多少,那知道一個政府的日常,怎麼樣才能推動整個縣衙朝準確的方向前進,這個就要上升到了學術層面上去才能知一葉而知全冠,某如今就在黎城大道上開了一個會館,每隔7天就辦一場詩會,邀了長治城裡的大儒茅景徑坐客觀講,現在政府裡面有一位姓費的大人,在《黎城週報》上面的學說,學生跟茅大儒茅景徑對費大人的這個觀點相左,那麼我說出來,讓在座的幾位聽聽,費大人提倡是經世致用的觀點,大力倡導實學,所謂"實學",就是"實習、實講、實行、實用之學",而貫穿這所謂"實學"的一箇中心思想,便是經世致用的精神。
而學生跟茅大儒是這樣認為的,費大人這篇說的有點過了,他說大明安能存,現還有弘光帝朱由崧在位,大明沒有亡,而費大人這篇文章,從內外全是在說大明亡了,把老莊,孔孟,王陽明也罵了一遍,連程朱理學也沒有放過,就這一點,學生不苟同。
啊呀呀!趙大公子,你剛說的咱們這些商人還真的沒聽明白,看來這深層的道道聽著費勁的很。
趙大公子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沒文化,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