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個百戶異口同聲道:“做夢都想。”

這麼快就帶溝裡去了,看來比想象中的要簡單些,接著惑悠,還要畫大餅,再拿出點實際好處出來,就完工了。

張恆一道:“按說3個隘口,要守住就要分兵,200人分一下每一路才60人左右,可要是搭建幾個隘堡就不一樣了,到時我去跟知縣大人說說,讓他多撥一點糧食,比平時多一倍,招些民夫,建幾個隘堡就沒問題了,這可關係到升官發財的大局,你們一定要使出全力,到時不管哪一路發現有敵軍,我就去支援,在這前,你們只要拖時間,不用喊打喊殺去拼命,死守隘堡就成。”

一個百戶道:“張將軍,要是你不來支援怎麼辦?”

張恆一一拍桌子道:“屁話!本將軍不來怎麼去跟他們討價還價,不來支援對本將軍有什麼好處?跟你們說,想要升官就要冒風險,你當什麼也不幹,就能升官,如果你沒這膽量,就出去,道不同,不相為謀。”

戴壁通哈哈大笑道:“張將軍好手段,你是想借用我的兵助你行謀逆之事,把我等拖下水。”

張恆一先是一楞隨後也哈哈大笑道:“不錯,不瞞戴千戶,本將就這點兵,真要打起來,不夠對方塞牙縫,可你的兵不也一樣嗎?到時本將大可一走了之,可孫督師有令,沒有接到新的旨意不能動,你我就這樣等死嗎,冒個風險坐地起價,說不定也是一條出路。”

戴壁通用手中的摺扇敲了敲手心暗想著,這就說的通了,要不然姓張的能有這樣好心?原來也是個怕死之人,不過膽子不小,怪不得能在孫督師麾下。

戴壁通說道:“好!就依張將軍便是,不過容在下問一個問題,孫督師不是已經兵敗了嗎?還聽說孫督師已戰死,朝廷已發了抵報。”

張恆一道:“沒錯,可抵報上也沒說孫督師已死,是下落不明,說不定現在就回京師的路上。”

戴壁通道:“這就好,這就好啊,哎!走一步看一步吧。”

張恆一道:“接下去,咱們就來商量細節,從縣城通往西井,我會派人把路拓寬,這樣我好運兵,戴千戶負責修土堡,到時會有挖土的機器相助,這樣就省工,重要是省時間,在土堡後面留下土溝,到時可做疑兵,溝沿遍插將旗… ...”

戴壁通插話道:“不要說了,這個我懂,想我爺爺也曾被皇上誇過,本人也是熟讀兵書的,這疑兵之計妙啊!妙!張將軍,你放心,本千戶還有幾條妙計,哈!哈哈!”

千萬不要跟戴壁通說兵法、計謀什麼的,一說人就痴了,成傻子了。

晚上營地,褚老說道:“聽了大家的彙報,比我想像中的要平和的多,起先想著總會有人要反抗,真想不到這樣順利接收了一個縣城,沒有開一槍,也沒有傷一人,百姓生活貧苦,對這個朝廷早就沒有什麼歸屬感,麻木了,官府中人及讀書人也在觀望中,局勢不明是最大的根源,大明換大順,對他們來說沒什麼不同,所以我們佔領縣城沒有引起事端的原因。”

張天樂接著說道:“下面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大家,聽吳一說,在嚴亮、王和平的努力下,今天我們做出了在大明的第一塊透明平板玻璃,採用的還是很先進的浮法工藝,這個浮法工藝是什麼樣,我也不知,吳一說是錫不融於玻璃液的原理,因為限於錫的數量不多,所以製作的錫槽小了點,產出的平板玻璃面積也小,30X30公分,厚薄決定玻璃液的多少,所以只要買到足夠的錫,就能大批次製作了,這樣,我們就能住上敞亮的磚瓦房了,好多人不用擠房車了,也不用睡帳篷了。”

頓了下,張天樂又道:“現有的水泥生產,每天產量很低,主要是碾磨跟不上,可是鍊鐵我們現在只能把熟料融化,再成型,沒有鐵礦石提煉的高爐,經過5人組的討論後,決定建設高爐,現在我們有足夠的耐火磚,前期缺少鋼鐵來做相關的機械,決定把我們第一臺挖掘機做報廢處理,把發動機拆解下來用做以後的仿製用,其它全部回爐新增生鐵料後,重新成型,做高爐用鐵及一些必要的配套機械,爭取儘快把碾磨機做出來,不容易啊,加工裝置我們現階段有2架水車帶動多臺的土製車床,只能簡單的做一個單向運動,就是旋轉,還有2臺沒有動力靠人力推拉,好在有角磨機,固定後作為切割、拉槽、打孔等等在用。

現在還不能做出急需的軸承。因為鋼珠沒法生產,可我們做出了很大的圓柱軸承,就是把鋼珠替換成一圈圓柱體,外環和內環上用土車床加工有內槽再把圓柱放進去,只能做的很大,內徑有20公分左右,正好用在2架水車上,作為主軸,轉速不快,所以對鋼的硬度要求不高,做碾磨機所用軸承,正好把回爐的挖機上去拆解下來,一臺挖機上的軸承還是夠用的。”

接下去,林中豪站起來說道:“最近這段日子,我就在鍊鋼廠和玻璃廠蹲守,聽有個民工說,河對岸有個東上窯村,就是上次那個王三根的事,說是有窯,燒製的一些陶器,後然我去實地看了看,這個村全是做陶器的,建有5個立窯,我想是不是讓他們燒製瓷磚,水槽什麼,如果能做出來,那就太好了。”

褚老馬上道:“這個情況好,先讓他們燒幾塊瓷磚出來。我們有水泥啊,這事就中豪去聯絡,哈哈哈!有了瓷磚面貌將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