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孫權駕崩,吳國內訌(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今,孫權病逝,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吳國在失了孫權掌舵之後,究竟會朝哪個方向發展,誰也說不準。
不過,孫權在之前早留有遺詔,立幼子孫亮繼位,孫弘、諸葛恪為輔政大臣,施績、陸凱、孫峻、滕胤等重臣分別擔任朝中重要職務,共同保證吳國朝堂運轉。
從這個人事安排來看,孫權也是費了苦心。
孫弘是中書令,少傅,代表孫氏宗室利益。
諸葛恪是元從重臣諸葛瑾的後代,資歷深厚,自有一幫孫策當年的舊部子弟相隨。
這兩人政見不同,彼此對立嚴重,正好起到平衡朝堂、防止一家坐大的作用,等到孫亮過幾年親政,則還可以借用一方,剷除另一方勢力。
孫權靠著權謀當上了吳國大帝,留給兒子孫亮的,也是一個充滿了算計和平衡的吳國。
只不過,孫權想得很不錯,但他卻忘記了,他並不只有孫亮一個兒子,孫權立孫亮為皇帝的遺詔,讓爭鬥了半輩子的南魯兩宮之爭成為了笑話。
廢太子孫和、魯王孫霸對此很是氣憤,特別是孫霸,靠著孫魯班的支援,他覺得自己已經穩操勝券,沒想到孫權臨死還要來這麼一手。
廣陵郡,淮陰縣,長公主孫魯班府上。
一眾面首男寵,已經被盛怒的孫魯班給撤了下去,孫霸、吳安、孫奇、諸葛綽、楊竺等魯王黨骨幹聚集在一處,臉色一個比一個黑。
淮陰屬徐州,為昔日韓信故籍,曹丕立國之後,將廣陵郡治所從廣陵遷至淮陰,近年來,隨著魏、吳關係的改善,淮陰城靠著海鹽的交易日漸繁華,已成廣陵第一大城。
孫魯班將長公主府設在淮陰,就是看上了這裡的富庶,但她萬萬沒想到,就這麼一疏神的功夫,就被潘淑那個狐媚女人佔了空子。
“都說說吧,父皇沒了,還立了孫亮為帝,我們這些人,該如何是好?”孫魯班坐在正中央,穿戴著蜀地的錦繡花樣綢袍,揚起手看著腕上的一串玉璉。
孫霸站在孫魯班的右首,一張滿是橫肉的臉漲得通紅,第一個出聲道:“哼,父皇處事不公,霸心有不服。”
孫霸啟了個頭,沒有再說下去,而是將目光一一掃向坐中眾人。
孫權不在了。
孫霸的顧慮也就沒了。
在潛意識裡,他已經在盤算著如何打起旗號,殺入廣陵,將孫亮給趕下皇位了。
當然,這只是孫霸所想,他還不敢說出口,萬一在坐的人不同意,向孫亮那邊告密,那他連魯王都沒得做。
楊竺是魯王府長史,一向以孫霸心腹自居,聽到孫霸之言,立即站了出來,大聲道:“陛下處事不公,大吳國運豈能落於小兒之手,竺提議,吾等擁立魯王殿下為大吳皇帝,諸位以為然否?”
楊竺說罷,將目光掃向一旁的諸葛綽。
諸葛綽是諸葛恪的次子,但政見卻與父親不一樣。
楊竺這一眼,也是想逼著諸葛綽表態,讓他支援孫霸,繼而再借諸葛恪之子的身份,看看能不能騙過廣陵郡的防禦,幫助孫霸殺入城中,將孫亮趕下臺。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