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孫氏三分吳國,分崩離析(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綽被孫霸、楊竺等人盯著,心中一陣不安。
他之所以加入魯王一黨,主要是因為和父親諸葛恪鬥氣,卻不想等他加入孫霸這一夥之後,才發現這魯王黨看似人多勢眾,但實際上卻是一群烏合之眾。
大虎孫魯班雌雞登天,憑著收攏一幫面首,在孫霸這個小集團中成了主事之人。諸葛綽當初,就是貪戀孫魯班的美色,結果等一上手,才發現這是一朵帶刺的毒花。
魯王孫霸名為正統,但卻心甘情願聽從孫魯班驅使,在吳國早有傳言,說孫霸和自己的姑姑關係不甚清楚。
至於其他人等,如全寄、吳安、楊竺等人,則是狗腿子一類,起不到什麼作用。
魯王黨內部,真正有能力的,是少傅孫弘、右將軍孫峻這兩個實權人物,孫弘在朝中很得孫權信任,孫峻則領了孫氏宗族的族兵,有這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在手,魯王黨才能趾高氣揚,力壓廢太子孫和一系。
“諸葛綽,你馬上回轉廣陵,打探汝父近期行蹤,不得有誤。楊竺,你帶人跟著。”孫魯班見諸葛綽尚有猶豫,厲聲喝令道。
箭已在弦,不得不發。
孫魯班和潘淑已經勢同水火,自不能讓孫亮在皇帝位置上坐穩了。
諸葛綽被眾人逼迫著,只能答應下來,他也看清楚了,今天要是不答應,這些人立即會翻臉,他這條命也就沒了。
魯王黨這邊,蓄勢待發。
諸葛恪此時,卻還沉浸在掌控吳國大權的喜悅之中。
自從被孫權遺詔任命為大將軍,陽都侯後,諸葛恪和中書令孫弘之間,就頻頻發生爭執,這些天,諸葛恪的心思,主要放在瞭如何除了孫弘身上,廣陵城外的吳軍動向,並不在諸葛恪的算計之內。
孫弘這人器量狹小,屢與諸葛恪作對,兩個輔政大臣是死對頭,正好趁了孫權的心思,只不過,讓孫權沒想到的是,沒有了他在居中周旋,諸葛恪、孫弘很快就成了生死大敵。
孫峻、孫霸從淮陰向廣陵進軍,諸葛恪誅殺孫弘,清除朝中異已,這兩件事幾乎在同時發生,等諸葛恪聽到魯王大軍殺到時,再想準備已經晚了。
歷史上,諸葛恪在東興之戰中立下大功,隨後一步步得到孫權提拔重用,最終成為吳國柱石,這一回,因為劉封的影響,魏、吳漸漸走到一處,東興之戰自然也無從談起。
沒有了戰功,諸葛恪這個大將軍就當得有名無實。
施績帶著吳軍一部駐守建業,朱家部曲只聽施績的,孫峻帶著孫氏宗族兵在淮陰、鹽瀆,也不會聽從諸葛恪的徵召。
廣陵城外,諸葛恪與孫峻一番大戰,要是沒有諸葛綽通風報信,以諸葛恪的本領,打敗孫峻還是有把握的,但偏偏家裡出了內鬼,諸葛恪要是還能打勝仗,那才怪了。
兩支吳軍對壘。
臨時拼湊起來的諸葛恪軍開始時還能有來有往,等到孫峻發力猛攻之時,諸葛恪就頂不住了。
接戰失利,諸葛恪連廣陵城內的孫亮也顧不上了,直接帶著殘兵敗將南逃建業,結果屋漏偏遭連夜雨,行至半途船不知怎麼回事漏了,諸葛恪只能在長江北岸停歇下來。
等到第二天天亮,孫峻已經追殺上來,諸葛恪投江身死,張震、朱恩等一眾餘黨悉數成擒,到了這個時候,諸葛綽這個內鬼才始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