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和小師妹雙修,諸葛亮故友(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魏延的這一決策,劉封頗是認可。
在澠池期間,他就感到了兩線漢軍配合上的一些問題,這裡面有地形條件隔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沒有足夠威望的統兵將領來排程。
魏延的到來,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大將軍在城中等候就行,怎麼還迎到城門口了?”見到魏延在宛城城門口相迎,劉封連忙下馬上前,扶住魏延已呈蒼老的身軀。
魏延臉色黝紅,郎聲一笑,擺手道:“不礙事,殿下能委老夫以重任,足見信任,這身體上的病痛,忍忍就行了,想當年,你我在華容道上追擊曹孟德,那才叫生勐厲害。”
人年紀一大,就容易回憶過去最風光的時候。
魏延也一樣。
現在他患上了膝關節風溼病,有些不良於行,就時不時的想起自己剛入軍中為部曲將時,征戰四方的殺敵經歷。
劉封扶著魏延,一步一步向城中走去,兩人一邊敘舊,一邊說著當下的漢魏吳局勢。
在他們兩人身後,不管是劉封身邊的陳壽,還是魏延的屬吏,都一個個默契的跟在後面,側耳傾聽著劉、魏兩人的談話。
對於他們來說,蜀漢崛起的經歷,就是一本精采紛呈的史書,要想知道其中的真相,就只能傾聽劉封、魏延這些當事之人的敘述了。
正說話間,魏延忽然腳步一頓,轉身朝著宛城歡迎人群中的一個老者喊了起來:“公威兄,你這聽了一路,此時還不出來與殿下相見,更待如何?”
說罷,魏延一招手,旁邊的魏昌已是會意,帶著身著青色布袍,面色有些臘黃的白髮老者請了出來。
“殿下,這是孟建孟公威,先丞相在南陽時的好友,曾在涼州任要職,現如今去了官職,迴歸汝南故籍養老。”
魏延這話未說完,劉封的眼睛不由得瞪大起來。
諸葛亮在臥龍崗隱居時,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穎川徐元直等好友相和,這幾個人之中,崔鈞崔州平出身博陵崔氏,一生隱居不仕;石廣元、孟公威兩人投魏,擔任了魏國的官員。
在石、孟兩人之中,石韜石廣元為典農校尉,官職做得不是很大,在曹丕當皇帝的時候,因鬱郁不得志早早病逝。
孟建孟公威則不然,他在魏國很是得意,早在諸葛亮五次北伐期間,孟建就在涼州擔任要職,有一段時間還擔任了涼州長史。
要是劉封不穿越的話,孟建在魏國的職務還將繼續升遷,最後官至涼州刺史、徵東將軍。
孟建的仕途在魏國失了涼州之後被打斷,在漢軍席捲涼州之時,孟建正好回洛陽述職,倒是逃過了被俘的結局。
不過,像孟建這樣與蜀漢有前緣的官員,也屬於重點懷疑人群,顯然已經不得司馬氏掌權的魏國朝堂信任,能夠平安迴歸故鄉,已是相當的幸運。
“汝南孟公威,拜見秦王殿下。”孟建見劉封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心中也是忐忑,連忙緊走了幾步,上前行禮。
“公威與恩師、元直皆是故交,封當年在恩師身邊侍讀時,可是每每聽他說起,與公威、廣元、州平等好友圍爐相聚,縱論天下之事。封還記得,恩師曾有言與公威: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不知可有此事?”
劉封這時也回過神來,澹笑一聲,扶住孟建問候道。
孟建聞言,老臉一陣漲紅,諸葛亮勸告他要志在天下,不要總想著迴歸故里,可現在,他還是罷官去職,一襲青衣布身回來,真是心有不甘。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