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被劉封借諸葛亮之言,說得面紅耳赤。

當初的隆中舊友,諸葛亮的成就最高,蜀漢一代名相;徐庶也是不差,現在已是漢國的荊州刺史,坐鎮一方,深得劉封信任。

其他的人,石韜已逝,崔州平隱居,皆已不能作比。

唯有他孟建,不上不下,入仕官職被罷免,想要隱居,又有些不甘心。

“公威,你既有意投奔徐元直,那不如直接投了殿下?”魏延見孟建有些拉不下臉,只能幫他說出投效之意。

蜀漢中興已是大勢所趨。

孟建也不是傻子,自是看得清楚。

在洛陽去了官職後,他就想著到蜀漢這邊碰碰運氣,可惜的是,諸葛亮已經病逝,要不然的話,憑他在隆中時相和的交情,在漢國謀一個官職還不是手到擒來。

劉封聽魏延這麼一說,倒是起了考一考孟建能力的心思。

這人能夠在歷史上擔任魏國的涼州刺史,能力應該不錯,因為在涼州那個漢胡混居的複雜地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一場動盪。

“殿下,建正有一言要說,涼州河西一帶的漢民逐漸內遷回三輔,羌氏鮮卑等諸胡又捲土重來,要是再持續幾年,河西之地,恐生動亂,不復為漢家所有矣。”

孟建活得久,人老成精,在察覺到劉封有考校之意後,立即語出驚人的說出了一個事關西北的邊患隱情。

“公威,慎言?”魏延在旁聽到,連忙出聲提醒。

涼州一帶,魏延也曾跟著諸葛亮北伐征戰過,那裡的漢羌氏胡矛盾確實複雜,有親近蜀漢的,也有親近曹魏的,更有想要自立為王的,各種勢力交織,治理起來頗是困難。

但是,這一切在涼州歸附到蜀漢後,應當有了好轉,劉封先後兩次帶兵擊敗魏國殘餘,並重創了盧水胡、禿髮鮮卑等胡部。

孟建這個時候,妄言河西將亂,豈不是惹劉封不快。

劉封探了探身,對魏延擺了下手,示意其不要多言,孟建久在河西為官,對涼州河西走廊的情況,比其他人要更加的清楚,他既然這麼說,必有所持。

孟建見劉封態度和緩,沒有責怪之意,心中稍安,想了一下後說道:“殿下,關中董卓、韓馬之亂時,有多達十萬餘眾的漢民,西遷至河西一帶定居,這些漢民的到來,讓魏國在河西的治理變得容易起來,但現在.....。”

孟建說到這裡,沒有再說下去,而是抬頭看向劉封。

由於關中安定,早先從關中逃往涼州河西的百姓,正在陸陸續續的返回,對於這些不得不遠離故土的中原子民來說,河西再好,也是異域,唯有蕭關以東的三輔,才是漢人聚居的地方。

漢民大部迴歸,空出來的地方就會被胡人所佔領,這樣漢胡勢力此消彼漲,河西諸胡勢力越來越大。

朝廷想要治理這些胡人居多的地方,只能依靠諸胡頭人、首領,長此以往,一旦胡部中間出現有異心者,則一場大動盪難以避免。

“公威,你說的可是真的?”魏延臉色也有些變了,在軍中跟著諸葛亮征戰隴右,那裡的情況,魏延也知道個大概,漢退胡進可不是小事。

“大將軍,你繼續率部留守宛城、澠池,公威,你和我一起迴轉長安,關於涼州之事,需要和朝堂諸公一起商議,才能作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