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夏侯涓雨帶梨花,劉禪移駕長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建業、吳縣兩城已成甕中之鱉,劉封並不急著拿下。
狗急著還要跳牆,人急了更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
孫權要是沒有了當吳主的雄心,那就有可能徹底倒向魏國的懷抱,對劉封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當然,這只是劉封從江東抽身迴轉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劉禪忽然在成都發出聲音,他要立即啟駕前往長安。
長安。
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的國都,從法理和感情上來說,都是後繼漢國建都的第一選擇。
漢軍打下關中之後,按常理,劉禪都應該在第一時間遷到長安宮中居住,這樣的話,別人在說什麼蜀漢,也就沒有了依據。
但劉禪擔心劉封勢大,怕自己會遭到軟禁和圈養,遲遲不肯動身。
這一次,在聽到漢軍勢如破竹,席捲江東之後,劉禪身邊為數不多的幾個親近之人,終於再也坐不住了。
黃皓被殺之後,劉禪蟄伏了一段時間,行事很是低調,秘書吏郄正、殿中督張通,兩人是劉禪在右服侍的人,漸漸也成為了其左膀右臂。
郄正為人寬厚,又熟讀史書,甚有學問,劉禪遇事常有請教。
張通性子秉忠,能力一般,但對劉禪一心一意,這兩人一內一外,倒讓劉禪有了真正的心腹之人。
向劉禪提議移駕長安的,正是郄正。
“陛下,成都位於蜀地,為益州州治所在,非帝王龍脈之地。長安則不同,當年高祖在此建都,前漢存續二百餘年。”
“當初,陛下不願移駕,那是擔心長安不靖,但如今,魏國勢力已經被驅趕出了關中,就連諸胡也被遠遠驅逐,要是再不移駕,那天下士人又會如何看待陛下。”
郄正這兩句話,說得很重,讓一直有駝鳥心態的劉禪坐不住了。
“陛下,你是大漢的皇帝,秦王只是秦王,有皇家的大義在前,關中有識之士,自然知曉該為誰效忠,但陛下要是不去,那豈不寒了忠臣良將之心。”
張通也在旁邊殷殷相勸。
聽兩人這麼一說,劉禪的心思也漸漸活泛起來。
長久呆在成都一個地方。
他其實也有些膩了。
關中不一樣的人文風情,對渴望北方美食的劉禪也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令先,你去一趟陳奉宗的府上,就說朕有要事相商,沒有朝中大臣的支援,朕想要出行北上,也是難吶!”
劉禪胖乎乎的臉上,露出一絲嚮往的期許,朝郄正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道。
郄正、張通的話,終於打動了劉禪,移駕長安之後,他要效彷高祖,厲精圖治,任用賢能,恢復昔日大漢之鼎盛景象。
陳祇曾是劉禪的人。
但現在,陳祇實際上是劉封的人,劉禪隱隱約約能猜到陳祇腳踩了兩隻船,但他現在除了相信陳祇還有忠君之心,別無其他選擇。
陳祇從郄正處得知劉禪要移駕長安的訊息,滿口答應幫忙在朝中游說宣揚,暗底下卻是立即修書一封,送往劉封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