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魏吳合流,警告步練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國行將覆亡,唇亡齒寒,不能不救。
司馬昭這一點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在長嘆一聲之後,司馬昭把晉王府的親信,連同叔父司馬孚一起請了過來,商議起如何援吳之事來。
“元凱,你的意見如何?”司馬昭等眾人來齊,第一個詢問的物件,就是司馬懿的女婿杜預。
杜預這段時間主抓洛陽防禦,幾次打退了魏延的小股部隊襲擾,很得司馬昭信任,涉及軍事層面的事項,司馬昭更想聽聽杜預的意見。
“殿下,淮南一線,我大魏人馬約有十餘萬人,歸屬徵東將軍、都督揚州、徐州諸軍事王基指揮,要是援吳的話,由王將軍率部入吳境,最為合適。”
杜預想了一想,神情凝重的對司馬昭諫言道。
司馬昭點了點頭,對杜預的這個提議頗是認可。
王基,字伯輿,東來郡人氏,北海太守王豹之子,這人早年受過司馬懿的提拔,也算是司馬氏一系的官員。
這些年來,王基先後在多個地方擔任太守等要職,軍政方面很有才能,平定王凌之亂時,王基就曾出了大力。
“殿下,王伯輿入吳之事,是關係朝政的大事,是否請陛下正式下詔,以示正統。”司馬孚老成持重,聽到王基入吳的建議後,立即跟著出聲諫言。
“叔父所言甚是,本王這就和叔父一起入宮面聖。”司馬昭從善如流,經過了內鬥傷害之後,他痛定思痛,決定暫時先緩和與曹氏的矛盾,專心一致共同對抗蜀國。
魏帝曹髦剛登基一年多,現在剛滿十歲,這個年齡段,正是處於容易輕信他人的衝動年齡。
當司馬孚、司馬昭帶著一眾文武恭順的來到他面前,齊聲高呼“陛下”時,曹髦心中的滿足感由然而生。
他的前任曹芳,做了十餘年傀儡皇帝,不僅朝堂上得不到尊重,就連後宮的女人也保不住。
而他曹髦剛剛登基,就得到朝中重臣的支援和擁護,這不是能力使然,是什麼?
曹髦飄飄然不能自拔,他現在還處於見人識物還處在似懂非懂、見物非物的階段,就比如眼前的司馬孚,在曹髦的眼裡就是一個忠於曹魏的重臣。
司馬昭入宮表示和解的善意,曹髦還未成年,一時也沒有立即親政的想法。
兩邊都有緩和矛盾的跡象,這談話就會得順暢起來,當著曹氏宗室,燕王曹宇等人的面,司馬昭也大度的表示,等到曹髦年滿十六,他就還政於曹氏,不再以晉王命令發號施令。
這話若是傳揚出去,怕是沒有幾個人會信。
但偏偏曹宇等人就信了。
魏國朝堂上,君臣相和。
軍情緊急,荀勖臨危受命,從洛陽出發,前往徐州向王基傳令。
郭建身份是內侍,沒有機會走到臺前,只能在後面乾著急的他,這時連勸說的機會都沒有,無奈之下,他只能緊急留下了暗記,向宮中的聯絡之人傳遞情報。
柏靈筠在魏宮中伏下的暗線,是曹髦皇后卞氏的身邊侍女,卞氏的祖先,還要追朔到曹操的武宣皇后,也就是曹丕、曹彰、曹植三人的母親。
有這一層姻親關係,卞氏女嫁到曹家,也是當然之舉。
——
柴桑。
劉封與孫尚香、步練師敞開了心跡之後,彼此的不自然也消除了不少。
孫尚香對三人同寢的事情,也慚慚習慣,這等男女之事,要是隱藏著不說,就顯得很神秘,真的全部暴露了出來,也就那麼回事。
既然趕不走步練師,孫尚香就決定先接受下來,反正,從劉封在歡好時的態度來看,對她還是要比對步練師更好一些。
步練師對待遇上的不公,心中自是有氣。
但她又發洩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