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孫權:朕的潘妃,便宜劉封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峻是吳國的武衛將軍,在宗室之中權勢最大,此時的他頂盔貫甲,面相兇狠,擺出一副誰敢出言反對就揍誰的架式,很是囂張之極。
孫峻在朝堂上,當眾指責潘淑裡通蜀國, 理由除了信件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武昌之戰在持續了三個多月後,終於分出勝負。
全琮苦苦支撐,但依舊不是丁奉的對手,只能帶著殘兵敗將從江上突圍,而為了掩護他逃跑,其子全寄捨命斷後, 結果沒於城中, 連全屍都不曾找到。
此一役,守衛武昌的五萬吳軍,跟著全琮撤退的,只有兩萬不到殘兵,剩下的三萬人,不是戰死,就是被俘,吳軍西線精銳被掃蕩一空。
全琮敗退,守衛在柴桑的孫峻、孫綝宗室軍就成了防禦蜀國的第一線,這支宗室軍多由孫家子弟組成,其悍勇雖然不及當年跟隨孫堅北上勤王的那一支,但戰鬥力也不是由山越宗賊編練的雜牌可比。
孫峻的曾祖父孫靜,是孫堅的弟弟,早年孫堅起事之時, 孫靜拉起一支七、八百人鄉黨壯勇,跟隨討伐董卓等西涼勢力, 立下不小的功勞。
孫堅死後,孫靜又返回會稽郡鄉里,教導後輩族人,甚得族中子弟敬重。
這些年來,孫靜的幾個兒子開枝散葉,這一支宗室子孫林林總總有近數百人。這些子弟佔據了吳國朝堂的重要官職,實力很不一般。
“眾卿以為如何?”孫權見眾人不作聲,只能主動開口詢問,他的目光掃視的物件,是原先孫和太子黨的骨幹陸凱、丁密、騰胤等人。
“陛下,臣等.....無異議。”陸凱被孫權盯著,無奈站出來稟道。
他們這些人的官職最高,但不過是虛職,孫權一句話,就能讓他們丟官去職,甚至抄家沒籍,陸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立的功勞再大,孫權一有疑心,就只能鬱郁而死。
丁密、滕胤等人也是面面相覷,默不作聲, 他們手中無兵,面對這麼一個宗親無賴,一時也是無言以對。
孫和的太子餘黨不給力,這也是孫權以前打壓太狠所致,在未明白孫權的真實用意前,陸凱等人不會堅決的力挺孫亮。
“潘妃寫給練師的信,是朕的授意,不算私通蜀國,這件事眾卿不必過於追究。”孫權端坐於龍榻,看著正在慨慨而談的孫峻,碧眼中閃過一絲不快。
“陛下,潘妃的信中,有談及大吳武昌城的軍事佈防情況,這不是洩密是什麼,陛下若是不嚴加懲處,那豈不寒了前方將士的心。”
孫峻見震懾住了陸凱等人,心中得意,繼續不依不饒請奏,孫權的老邁已經顯而易現,孫峻現在並不怕這位垂垂老矣的帝王發難。
“武衛將軍說的很好,非常好,朕會處置潘妃的。”孫權輕哼一聲,淡然說道。說話之時,他的一雙碧眼睜開又閉上,臉色漸漸由鐵青轉向剎白。
姓孫的,並不一定都是忠臣,也有可能是權臣,甚至是篡位的奸臣。
這一點,孫權也是近一、二年才悟出的道理。
“陛下龍體欠安,不如先回宮中歇息,朝堂之事,自有臣等為陛下分憂。”孫峻見孫權說了軟話,得意的向陸凱等人笑了笑說道。
“擺駕,回宮。”孫權無力的吩咐了一聲,在一眾侍人的攜扶下,迴轉到他日常居住的寢宮之中。
這一場代表孫權失勢的吳國朝會,讓孫權心情分外的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