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遠征倭國搶銀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真能提出海上奔襲的主意,劉封雖然暫時沒有采納,但對徐真的戰略眼光還是頗為認可。
“元直,你告訴徐真,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海軍當下的主要目標, 是先拿下夷洲及周邊諸島。”
“本王曾聽諸葛直說起,在夷洲與揚州之間有諸個島相連,當地百越稱其為平湖,此處有港灣可供船隻停歇,是上好的良港,要是經營好了,就能扼住南北往來之咽喉。”
劉封緩緩的向徐庶說著漢軍海上戰略, 夷洲即臺灣, 平湖即澎湖,徐直要是能佔領這兩處地方,那就掌握了東南沿海的海上生命線。
海上運輸的重要性,隨著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也越發的顯得重要,劉封授意徐真佔領夷洲和澎湖,也有未雨綢繆之意。
臺灣、澎湖、日本。
這一道分佈於東南沿海的島鏈,是束縛漢人遠征大洋的枷鎖。
既然穿越而來,劉封在無形之中就肩負著歷史的使命,大漢的海軍,如果還有歷史上一樣,只能在近海打圈圈,那數千年王朝更替的迴圈不可能被打破。
唯有走出近海,駛向大洋,才有發現新大陸的可能,漢人才能打破“朝代興、朝代亡”的輪迴慣例。
劉封看了一眼震驚中的徐庶, 決心再對症下藥, 讓他激動一把:“元直, 你可還記得,當年始皇遣方士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尋找瀛洲之事。”
徐庶聽到劉封否了徐真的建議,心中本來還有些不快,但當聽到劉封說要渡海倭國時,徐庶的眼神不由得凌厲起來。
“殿下,這征討倭人之事,就交給吾兒就是,要是誤了大事,我唯他是問。”徐庶氣哼哼的說道。
徐福東渡,他自己跑得快,害的卻是留在秦國境內的家族。
徐庶的祖上,正是徐福的族兄,徐家上下因為這件事,被暴怒中的秦始皇抓捕囚禁,親近族人被殺,遠親被流放,家財也被抄沒。
徐庶早年以遊俠為生, 就是因為家族離散, 不像那些世家大族,能夠傳承數代,生生不息。
“本王幾年前,曾與倭國使者見了一面,聽其敘述,徐氏居住地,是在一座大島之上,此島方圓雖然不大,但卻有座銀山,露天就可以撿到銀光閃閃的銀石......。
大漢少金銀,倭國有銀山。
從記載來看,石見銀山的開採難度,可以用容易來形容。
這麼一座銀山,沒有落在大漢九州,卻被倭人給佔了去,劉封對此深為嘆息,要是徐真能夠遠渡東洋,佔了銀山,再將開採的銀子運回漢國,這中間的利益非同小可。
用兵之道,存乎一心。
劉封早年為偏將,衝鋒陷阱是本職,因此行事大膽喜冒險搏殺,等到升任後將軍、左將軍、大將軍時,作戰風格漸趨多樣化,但時不時的仍會獨領一軍,到戰事最關鍵的陣眼撕殺一番。
等到他晉為秦王,一手抓軍事,一手抓內政時,劉封在軍事上更多的是放手,讓魏延、姜維、鄧艾、丁奉等將獨擋一面,發揮他們的指揮才幹。
這一次,藉著伐吳的契機,劉封也開始佈局海上,謀篇稱霸東亞、東南亞的長期計劃,這一策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只要努力做了,就肯定會有收穫。
——
關於劉珏、孫珏真實身份的認親鬧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