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陽一帶,民風膘悍,山民結寨自保,自成一家。

當年劉備響應袁紹官渡之戰,曾在汝南、義陽一帶聯合劉闢、龔都側擊曹操,其後,袁紹兵敗北歸, 劉備也只能繼續向南逃亡,依附劉表求存。

劉封從皖城西歸之時,曾經在這一片地區短暫的停留過,並與劉、龔兩人的餘部達成過共抗曹魏的協議,其後由於兩邊相距太遠,聯絡時斷時續。

換句流行的話, 義陽這個地方, 天然的親近蜀漢,群眾基礎較好, 有鑑於此,劉封正式決定在義陽郡開闢新根據地。

具體由何人來擔當義陽方面的主將,劉封與王異、柏靈筠多次相商,一個個的精挑細選,最終確定了由鄧芝為主,文欽為輔的組合。

鄧芝是義陽人氏,雖然他早年就離開來到荊州,但鄧氏家族的根本還在義陽,其家族中的一些子弟,依舊在此繁衍,只要能找到鄉黨,鄧芝在這裡就有號召力。

從個人能力上來看,鄧艾為人豁達,甚有勇略,戰略眼光出眾, 在外交上是一把好手。

在帶兵作戰上,鄧芝也是可圈可點,他曾經作為趙雲的副將出徵過, 在蜀漢的中期,還曾被任命為前將軍、車騎將軍,率軍平定過涪陵叛亂。

有鄧芝在,劉封不用過多擔心方向性上的偏差,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文欽是沛國譙郡人,譙郡距離義陽已經不遠,只要跨過三關,就能抵達,啟用文欽,對劉封來說,是個大膽又冒險的策略,但要想發展壯大,文欽這樣的人才,又必須一用。

投奔蜀漢之後,文欽一直在蜀郡和巴郡任郡中官員,沒有得到帶兵打仗的機會。這一次,聽說了劉封準備謀攻義陽的訊息,文欽再也坐不住了。

在考慮再三之後,文欽帶著夫人和兩歲的兒子文鴦,悄然前來向劉封請令出征。

劉封對文欽其實蠻矛盾的。

文欽有才幹,但性子剛暴,忠誠度上有欠缺,萬一手握重兵,卻起兵反叛,那後果不堪設想,但這一次,文欽前來,倒讓劉封想到了用他的方法。

文鴦已經學會了走路,小傢伙生得虎頭虎腦,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手裡還緊緊的抓住一杆硬木杆子。

“仲若,這便是你的次兒,可取了名字?”劉封看到文鴦,不由得心生歡喜,這小傢伙雖然現在還小,但以後可是有萬夫不擋之勇。

司馬師征討文欽之時,被文鴦按在地上一頓猛衝猛打,直接眼疾發作,暴病而亡。

這樣的一員猛將,可比他老爹文欽要厲害的多。

“稟丞相,小兒有小名為阿鴦,大名還未取?”文欽嘿嘿一笑,驕傲的點了點頭,他的長子早夭,現在生出的這個兒子算是次子,小名阿鴦,意思是天上的大鳥的意思。

劉封見文欽面露欣喜,捋了下鬍鬚,道:“仲若,我看不如取一個俶字,也就是倜儻的意思,這小子長大之後,必成國之棟樑之材。”

“屬下替吾兒多謝丞相取名,阿鴦,還不快快拜見師尊。”文欽見到劉封為文鴦取名,喜不自禁,連忙讓文鴦跪下表示感謝。

“阿鴦......謝師尊!”文鴦口齒不清、脆生生稚氣的說道,他這一下師尊說出,讓劉封倒是動了收徒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