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聕丁奉這一下冒險出擊,正好大壯聯軍將校之士氣,而接下來,就是吳軍諸將表演的時間了,陸遜只希望,江東的這些戰將們,不要丟大帝孫權的臉。

朱然、朱桓等吳軍主力從南淝水北上,進攻合肥新城,這座新城位於西、南兩條淝水之間。

當初,滿寵督造新城時,考慮到舊城的位置過於接近巢湖,吳國的水軍很容易就迫近,現在新城的位置在舊城之北、兩條淝水分水嶺上。

這樣一來,進攻的吳軍就不能直接乘船到新城,而是不得不陸行一段,方能進抵城下。

守衛新城的魏軍將領,不再是徐蓋這樣的庸將,而是揚州刺史的王凌,這人是漢末司徒王允的侄兒,太原王氏出身,經歷過石亭之戰等多場戰事,對江淮一帶的情況甚是熟悉。

面對吳軍主力的進攻,王凌一面差遣信使向司馬師回報戰情,一面緊急督令張虎、樂綝等部迴轉主城,集中力量作固守計。

周魴部將秦晃先登攻城,攀雲梯而上,於城頭和張虎肉搏惡戰,被張虎陣斬。

周魴盛怒之下,親領部曲衝殺,魏吳兩軍在合肥城下城上,喊殺聲震天,周魴於衝陣中被樂綝一箭射中肋部,一時血流如注,待要再戰時,已是站立不住。

吳軍進攻受挫,右督朱然無奈之下,向陸遜請令徵調客將丁奉上陣,卻不想陸遜卻回覆,丁奉已經離了合肥,領本部人馬前往了灊山。

打下合肥舊城,立下首功,丁奉作為客將的任務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接下來,他要按劉封的指示,在江淮故地紮下根來。

灊山,即潛山地區。

這裡是大別山東面的餘脈,當年縱橫三淮的雷緒、陳蘭、梅乾三部就是以灊山大營為根基,在曹操和孫權之間割據江淮一時,勢頭一時無量。

其後,曹操南征,陳、梅兩部在敗逃東吳的途中被張遼所追殺,雷緒則在劉封的接應下,率雷氏一部到達荊州,丁奉、雷脩當年都是西撤的江淮子弟。

劉封遣丁奉到吳國幫忙,純義務的打仗自然不可能,漢吳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好到那個份上,劉封給丁奉的命令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灊山一帶紮下根來,開闢新的根據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蜀漢當下的形勢雖然勢頭很好,但若是缺少壓力和競爭,內部就會漸漸的安逸腐化起來,這一點,從圍繞在劉禪身邊的那些紙上談兵官吏都能看出。

要想保持向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劉封認為,只有在更為艱苦更為複雜的地方,開闢新的戰場,建立新的根據地,才能讓漢軍將士經受鍛鍊。

灊山這個地方,南面是皖城、東面是合肥,北面是譙郡,西面接近江夏郡,是一處位置突出,又極是緊要的關鍵地點。

用丁奉、雷脩這一支偏師紮在灊山,就如同一根銳利的鋒刺,讓魏吳兩國都不得不對蜀漢重視起來。

如果灊山根據地能夠順利建立起來,劉封還準備在汝南葛陂劉闢、龔都等人戰鬥力的地方,再建一個游擊區,透過一點點的擴張版圖,為下一步大反攻積累實力,創造條件。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