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風吹浪打。

劉封穿越而來,一路披荊斬棘,幾番置生死於度外,才換來如今蜀漢的朗朗國勢,在下一代的培養下,劉封也是早早的作了安排,不想讓劉禪的悲劇在劉瑋等人身上重演。

諸葛亮看到劉瑋,心裡不禁想起諸葛瞻來,這小子跟著黃月英跑到了荊州,就如同泥牛入海,蹤跡不見,根本想不起還有一個老父親在掛念著他。

但願劉封能教導好他。

兒女之事,只在諸葛亮心頭一閃即過,他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北伐上面,當然,現在司馬懿搶先一步打過來了,漢軍第一步要先打退褒谷口的魏軍胡遵所部。

胡遵不好打。

其軍中計程車卒多半來自安定郡,這裡漢胡混雜,民風膘悍,僅士卒的身高方面,平均就比漢軍士兵要高過一個頭,若是一對一單挑,一個胡遵軍魏卒對戰兩、三個漢卒,可以穩佔上風。

等等。

司馬懿出兵的時機,怎麼如此精準?

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莫非是有人提前洩露了訊息?

諸葛亮在車駕中閉目沉思,心中來回盤算著,有哪些人知曉他這一次北伐的具體計劃。

為了保密起見,諸葛亮也是費了頗多的心思,朝中的大多數官員,並不知曉具體北伐詳情,他們只是知道,諸葛丞相近期調動軍隊頻頻,各部將校操練人馬不歇,似乎有什麼大動作,但具體是什麼不得而知。

真正知曉詳情的,就是皇帝劉禪,光祿大夫李嚴、尚書僕射姚伷等五、六位重臣,再加上丞相府的蔣琬、費禕、董允等人。

就連交州的大將軍劉封那裡,諸葛亮都都沒有提前告知,只是在軍到劍閣時,才遣了廖化攜自己的親筆信,趕赴南海郡。

這倒不是諸葛亮對劉封不信任,主要是劉封之前,屢屢規勸諸葛亮不要親自北伐,等他從交州回來之後,由他這個大弟子兼女婿代替出征就行了。

劉封這麼說,自然是為了諸葛亮考慮,能夠比歷史上多活三年,諸葛亮其實已是僥天之倖,要想繼續活下去,最好還是留在成都養病為好。

有諸葛亮坐鎮,不管是病中,還是其他,劉禪有畏懼諸葛亮這個相父的心理,做事不會太荒唐,同樣,那些想要在劉禪面前諂媚的人,也會心有顧忌,不敢搬弄事非。

到底是何人洩露了軍密?

劉禪不可能。

作為大漢皇帝,雖然治政不怎麼樣,但基本的是非,劉禪還是有的,況且,諸葛亮這段時間,加強了劉禪身邊人的監督,宮中大體上較為平靜。

李嚴、姚伷等人也不可能。

在劉封的撮合下,李嚴現在已經把重心轉向了監管百官上面,蜀軍的糧秣、輜重運輸交由李豐在負責,要是洩了機密,魏軍輕兵突襲,李豐的損失會更大。

“文偉,你擬寫的出兵方略,平時放在何處?”諸葛亮忽然眼眸一緊,向坐在對著埋頭疾書的費禕問道。

費禕一怔,隨口應道:“稟丞相,文書、公文,多半放在丞相府的長吏辦公處,這莫非有什麼問題,啊,對了,那裡人進人出,要是.....。”

費禕說著說著,臉色猛得大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