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樹的影。

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七進七出”曹營的戰例,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白馬銀槍,單挑無敵的印象嵌刻於魏軍將校的頭腦中,讓他們生不出一絲一毫和趙雲單挑的想法。

送死,誰願意去誰去。

張郃在趙雲殺到之時,心中就咯噔一下,趙雲是誰,當前魏軍諸將中,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張、趙兩人第一次相見,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北方霸主之位,趙雲是白馬義從中的一員領軍將校,而他張郃剛剛從韓馥處轉投袁紹。

隨後,公孫瓚覆亡,趙雲投奔劉備,轉戰徐州,而張郃漸漸成長為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在這一時期,張郃的聲望要勝過趙雲一些。

官渡之戰後,張郃投奔曹操,趙雲則跟著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兩人各為其主,也沒有什麼交集。

趙雲真正聲名雀起的時間,就發生在曹操出兵荊州之時,一場大敗成就了劉備仁義之名,成就了趙雲獨闖曹營,連挑二十餘員將校的輝煌戰績。

很不幸運,這些敗退的將校中,也有張郃的一份。

當時,趙雲一人一槍,遇敵阻攔,槍到人倒,如浴血戰神的威武樣子,張郃迄今不能忘記。

“張儁乂,汝躲著不出算什麼,快快上前來戰上一回。”就在張郃心中忐忑之時,趙雲的叫喊罵陣聲音再次傳來。

“趙子龍,汝以為我怕了你,當年,要不是曹丞相有令要生擒於汝,豈能容你猖狂來回。”張郃被趙雲點名,只能無奈的催馬而出。

眾目睽睽之下,張郃為一軍之膽,不能避之不戰。

趙雲軍遠道而來,漢軍將士疲憊,若是兩軍混戰,結果必定不能久持,鬥將若是能勝了張郃,這一次救援祁山堡就有了七、八分的勝算。

兩個白髮蒼蒼,年齡加起來有一百四十餘歲的老將單挑,這樣的場面,縱觀三國甚至是中國古代歷史,都沒有出現過。

趙雲龍膽亮銀槍使將開來,一招一式純熟無比,浸透了他一生的本領,早已經大成的“百鳥朝鳳”槍法讓人眼花繚亂,不知如何應對。

張郃的名聲雖然不如趙雲響亮,但這一位屬於是越老越妖的一類,身體狀態比起年輕人來並不惶讓,一身刀法也在一流境界。

兩人打馬盤旋,一時激鬥十餘合,不分勝負。

二十餘合之時,張郃漸漸感到吃力,趙雲的槍招一槍緊似一槍,初看上去並無奇詭之處,等到了近前,卻猛然變化多端,讓人防不勝防。

三十合的時候,張郃已是喘氣如老牛,臉色也漸漸顯出不正常的潮紅來。

能夠和趙雲撕鬥三十合,對於張郃來說,相當的不容易,這也是因為趙雲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如從前。

魏軍陣中。

張雄和魏平兩人觀敵瞭陣,張雄見父親戰得辛苦,臉上急切不安起來。

張家不是什麼大家族,在曹魏又是屬於無根降將的身份,張郃能當這個徵西將軍,憑的就是實實在在的戰功升遷。

要是這一次單挑失敗,張雄不敢再想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