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曹魏有張郃,蜀漢也有趙雲,至於東吳那邊,英年早逝的多,活得長久的老將少,就算有活著的,孫權也不會重用。

劉封以趙雲為先鋒,就是看中的趙子龍一身是膽的銳氣,劉備元從親將的威望。

趙雲領了先鋒將令,興沖沖的急領人馬先行出發,關興、張苞動作慢了,還被老將軍瞪起眼睛一頓喝斥。

劉禪有意讓劉封接替諸葛亮,但又不下明詔,而用密詔。

猜到這個結果,劉封心中對這位胖子老弟的看法又提高了一級,從劉禪當皇帝以後的作為來看,似是無為,實是有為,吳夫人雖然厲害,但要想長期壓制劉禪怕是不能。

“果兒,你速與喬兄先往南鄭,去見丈母,將成都之事告知,記住,先見丈母,切切不可先見丈人。”

劉封一番謀算之後,把諸葛果、諸葛喬叫到跟前,遞上親筆書信,託他們往南鄭交給黃月英。

諸葛亮雖然厲害,但卻懼內。

要想順利的說服諸葛亮迴轉成都,單靠劉封肯定不成,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黃月英出面,由她來做諸葛亮的思想工作。

——

漢中,南鄭丞相府。

諸葛亮剛剛從隴右返回南鄭,來回的奔波讓他的神情分外憔悴,這一次被曹真、司馬懿、張郃搶先一步打亂計劃,原因他已經查明,蜀漢軍中出了叛徒。

駐守在黃金城的漢軍裨將姚靜、鄭他,早與曹真暗中勾結,郭淮兵馬還未到達,姚、鄭兩人就帶著七千部屬投降了。

七千人看似不少,其實皆是些老弱。

姚、鄭兩人是關中人氏,在董卓入關中時,隨先人遷至南鄭一帶,在張魯治漢中時,姚、鄭兩部依附張魯信奉五斗米教,在劉備治漢中時,又改弦易幟投了蜀漢。

到了諸葛亮治漢中時,姚靜、鄭他尋到機會,向丞相府頻頻示好,丞相府參軍費禕一時不察,以為姚、鄭兩人皆是大漢忠臣,遂向諸葛亮極力推薦。

費禕這人治政能力相當的出色,但看人的眼光一直不怎麼得,其最後被降將郭脩刺殺,也是因為識人不明,錯把郭脩當作了忠於漢室的將領。

在費禕的支援下,姚靜、鄭他被任命為裨將軍,鎮守漢中要隘黃金城,東三郡已經被收復,黃金城地處漢中平原腹地,戰略上的重要性降低,要是換到蜀漢末期,黃金城就是護衛漢中極為重要的關隘。

蜀漢兵力不足,漢中又是山地,多一支當地郡縣兵駐紮不重要的關隘也是當然之舉,但讓董允沒想到的是,諸葛亮前腳剛一離開漢中,姚靜、鄭他就反了。

有姚靜、鄭他暗中接應,曹真這一次興兵來犯的時間,比歷史上的出兵時間要早了三個月,時間上的錯點,讓曹真避開了盛夏的連綿大雨,也避開了棧道斷絕、進退不能的困境,這對曹魏來說是好事,但對蜀漢來說,卻是壞事。

不過,郭淮在午谷被姜維、王平堵住去路,曹真好不容易搶來的時間又要失去了,隨著夏季的來臨,魏軍在子午谷中如果還不能突入漢中,那曹真又將面臨大敗的局面。

丞相府諸幕僚,蔣琬留在隴右,協助魏延、傅肜統籌軍中諸事,費禕正在向諸葛亮彙報漢中戰況變化。

諸葛亮向隴右去的時候,留費禕統籌漢中諸事,要是漢中因為姚靜、鄭他叛變而丟了,費禕的責任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