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張苞、關興來投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安二十六年,九月至十一月間。
劉封在蜀郡西部平定黃元叛亂,清剿諸羌殘餘。
張任、泠苞等將各領精兵獵盜諸羌中的兇悍之徒,諸羌為之震怖。
兩漢以來西南邊境的民族政策,多以安撫為主,清剿為輔,這使得漢嘉、南中等地蠻夷頭人、首領,對漢人並沒有什麼敬畏。
相比較而言,他們對兇狠善戰的老秦人要更加敬畏,在諸夷的眼裡,漢人就是富庶的羊羔,只要他們索取,就會聽話的獻上財帛、女人等等。
現在,劉封的舉動,卻讓他們明白,漢人中也有英雄,一旦惹怒了漢人,那結果就是滅族的下場。
在震懾諸羌的同時,劉封又任用張嶷為牙門將,領千餘精兵鎮守漢嘉,轄地包括了原有的漢嘉四縣,還有越巂郡的大部分地區。
張嶷得此任命,興沖沖的上任,劉封在離開漢嘉時,特意囑咐張嶷,從諸青羌中挑選出青壯之士,以“無當”為名,編練成軍,若是能早一日練兵成軍,接下來張嶷會率領這支由他親手組建的軍隊北上,與曹魏大軍交戰。
黃元這一場叛亂的持續時間,因劉封的到來,而大為縮短,更讓諸葛亮、王連等人慶幸的是,臨邛城得以保全了起來。
臨邛城的存在,讓巴蜀的漢人能夠透過茶馬道向羌夷聚居區販賣蜀錦、茶布等物資,同時,來自高原地區的馬匹也被運到這裡,成為雙方平衡交易的物品。
茶馬交易,從秦、漢之時就已經有了,到了蜀漢時期,則隨著諸葛亮開拓南中,進一步的興盛起來。
一些膽大的蜀地商人,為了謀取超額的利潤,趕著馬幫過了臨邛後繼續向西南前行,他們的足跡甚至越過了南中,到達了後世的天竺一帶。
這一條由駝馬踏出來的道路,就是南方絲綢之路。
——
蜀郡,成都。
右將軍張飛府上,張苞即將出徵,部曲私兵一副忙碌的樣子。
張飛出徵在外,家中一應事務皆由夏侯氏作主,實際上,就算張飛在成都府上,真正作主的還是夏侯氏。
只不過,為了給張三將軍留點面子,夏侯氏會在場面上服軟一些,讓張飛頗是高興得意。
至於家中,那夏侯氏就當仁不讓了,特別是在張苞、張星彩、張紹等一眾子女的安排上,張飛的意見說了和沒說一樣。
劉封在漢嘉大勝的訊息傳回成都,被父母管束著的關興、張苞兩小將終於鬧將起來,提出要到劉封軍中鍛鍊。
夏侯夫人仔細的替張苞打理著行裝,張苞即將年滿二十,在成都的親軍中歷練有三年多時間,要不是張飛和夏侯氏的阻攔,他前兩年就想到漢中投奔劉封了。
“母親,安國與我有約,到城門口聚合,一起到漢嘉去,要是再不走,就晚了。”張苞著急的扯了扯衣襟,衝著夏侯氏說道。
夏侯氏白了張苞一眼,囑咐道:“急什麼,胡夫人是什麼性子,我還不知,關興國不可能比你早到,去了元通軍中,你可要聽從將令,遇上危險的事情,千萬不要逞強......。”
張苞被夏侯氏說得臉漲得通紅,卻又反駁不能。
張家女人當家,夏侯氏一人獨大,張飛雖然在外面勇冠三軍,威風凜凜,但在家中卻是威風不起來,連帶著張苞也跟著只能聽母親夏侯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