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望父成龍(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芬來得快,走的也快,眼見來遲一步,倒是絲毫都不扭捏,與眾人見禮罷,告個罪,隨後就又重新上馬,帶著他的一隊家丁揚長而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陸洵不但正式邀請他們兄弟參與《小池》的「初讀」,且還把「初讀」會的地址放在了他家的花廳,這對他而言,不僅是一種相當信任和看重的表態,同時也對提升他在士林文壇的風評地位,頗有好處,因此這位老兄今天顯得有些格外的意氣昂揚。
唯一奇怪的是,這傢伙給陸洵留下的印象,是相當擅長死纏爛打,今天來而復去,卻又顯得格外的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裴易和嚴駿二人,隨後也告辭而去,裴易要去幫陸洵打聽事情,而且有這個任務在手,他顯得特別積極,嚴駿則是打算轉回書院裡去上課。
他顯得比裴易要淡定許多。
等這些人都走了,陳胄倒是沒有要走的意思,先是三言兩語打發了那幫差役,命他們在坊內巡視三天,一旦有貌似“行卷”者,即行驅逐,萬不可令那幫人擾了“縣君摯友”陸先生的安靜,然後便同陸老爹、陸洵一併,進了院中。
彼此到堂屋裡坐下,陸家並沒有什麼好待客的,茶葉都沒有,這年頭連暖水瓶都沒有,連開水都要現燒,陸老爹就顯得略略有些侷促。
然而陳胄卻表現得毫不在意。
簡單幾句客氣話,等陸老孃扯著陸溫一併去燒水了,陳胄馬上就道:“在下此來,一為道謝,二為解困,卻不過都是小事罷了,身所負者,尚有一請,實在是縣君那裡,有些羞於啟齒,這才命在下前來探探口風。”
“哦?不知縣君有何鈞旨?”
“縣君有一個侄子,向來甚為愛重,倒比洵兄要略長兩歲,今年十九了,才華天賦,自然是不差的,現拜在天元宗門下,已經點亮了七處星宮,便在天元宗內,也算出色的弟子了,只是,他最近似乎是遇到瓶頸了,進益甚是艱難。縣君素來愛他,又逢這次洵兄要舉辦《小池》的「初讀」之雅會……”
沒等他把話說完,聽他提到那位周靖周縣君有個侄子,陸洵就已經大概猜到他要說什麼了,不過還是耐心地聽他說完。
他甚至還有閒心,看了自己老爹一眼。
陸老爹有點懵。
修仙他是知道的,大詩人寫了好詩好文章,能有助於修仙,他也是瞭解的,但他畢竟是從最底層掙扎出來的,連字都不認識,對於修行內部的很多事情,就實在是乏甚瞭解了——比如「初讀」,於他而言,就算知識盲區。
從他往上數,家裡十輩子八輩子都沒有個識字的,他當了捕快之後,眼界算是開闊了,但這些事情,依然不在他關注的範圍之內。
不過父子倆交換個眼神兒的工夫,陸洵知道,他還是聽懂了陳胄這番話最基本的意思——簡單來說,周縣君有求於自家大郎。
於是他有點緊張。
他向來怕官。
他們這些差役,遇到合適的機會,賺點灰色收入,也就到頂了,拿手裡的哨棒嚇唬嚇唬無知的小老百姓,也勉強算是權利範圍之內,但那些官卻不一樣,他們輕飄飄一句話,說打就要打,幾十板子下去,好生生一條壯漢,都能要了半條命去,更不要提大筆一勾,足以破家滅門了!
在他看來,那些官們實在可怖,也因此,他很警覺、並且畏懼自己兒子有了點小名氣之後,就跟周縣君有過多的接觸。
或者說,他怕自己被滅門。
於是這個時候,眼看陳贊畫快說完了,他也聽懂了,就頻繁地給陸洵丟眼色。
“哦……原來是這樣!”
陸洵沉吟了下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初讀」當然是不限人數的,但陸洵卻並不準備這麼輕易就答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