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不願意(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文氣」是整個天下修行界最重要的修煉資源這一前提下,這種體裁一經出現,只幾年的功夫,就已經傳遍了已知的整個世界。
大宋、南齊、西唐、北燕,乃至塞外蕃國,長短句一時大興。
而這位吳潛,就正是近一百年來,寫詞寫得比較出名的一位大家。
他的作品,曾有多達五篇,得到過四星的判定。
全都是詞。
隨手翻開一頁,書頁都已經被多次的翻閱,弄得有些捲了毛邊了。
可見原主的用功之勤,也可見他對這本詞集的喜愛之深。
這是一首《沁園春》。
名為《沁園春·落雁橫空》——
「落雁橫空,亂鴉投樹,孤村暮煙。
有漁翁拖網,牧兒戴笠,行從水畔,唱過山前。
雲閣還垂,雨低欲墮,何處行人喚渡船。
蕭蕭處,更柴門草店,竹外松邊。
悽然。倚馬停鞭。嘆客袂征衫歲月遷。
既不緣富貴,功名系絆,非因妻子,田宅縈牽。
只有寸心,難忘斯世,磊塊輪囷知者天。
愁無奈,且三杯濁酒,一枕酣眠。
禁妖族得氣。」
這首詞,被「天機」判定為三星之詩。
不需要標註,每一個「開竅」的修行者,都能一眼感知。
因為這種星級,是天地氣機所賦予的。
在有了腦海中原主留下的海量記憶的幫助下,關於詞作本身,陸洵自然是極熟悉的,此時引起他關注的,反倒是這首詞的最後一句。
也即「禁妖族得氣」這五個字。
這是吳潛這位大詩人、大詞人的特色。
「文氣」匯聚於天地之間,人族能得,妖族當然也能得。
甚至據說西唐國清涼山有位緇衣女尼,壽一百七十歲有餘,狀若妙齡,她就喜歡給所有人、獸、妖講解經法,誦讀名篇。據說此人“每持經梵唱,虎不嘯猿不啼,蟲不鳴鳥不叫,已畢,皆叩首而去”——她一個人,培養了滿山的妖怪。
而這些妖的修煉,顯然都得益於她的“持經梵唱”。
也即,獲得了「文氣」的加持。
但吳潛此人,卻極端厭惡妖族。
據說他年輕的時候,曾與一位女子相戀,結果那女子卻慘死於妖族之手,此人當即持劍殺上妖庭,討要公道,卻被妖庭直接逐出,看在他出身名門的份上,沒殺他罷了,自此,吳潛每次作詩填詞,都要在詩詞之後,加上這樣一句——
「禁妖族得氣」。
詩文之前,為序,詩文之後,為跋。
他的這一句跋,在他中前期的作品中,幾乎每篇都有。
無論詩詞歌賦,原作者對自己的作品擁有最高和最終的權力,一句話,只要出現在他的詩文之中,就是對本篇作品的蓋棺定論。
作者跋一句「禁妖族得氣」,那麼這首作品所產生的「文氣」,所有妖族都將無從分潤絲毫,甚至妖族修行者就算捧著這首詞,把它背到滾瓜爛熟,用心揣摩,也不可能獲得這首詞所產生的「文氣」的絲毫加持。
我不願意讓你得到,你就休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