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的話讓麴義和鄧隆一臉的難以置信。

如今南北都有大軍封鎖,處於中間的西涼軍如何威脅到遠在高邑的韓馥?

再說了,高邑那邊現在還駐守著四萬大軍,以張遼手中的這點兵力或許能牽制住高邑的大軍,但想要將其擊潰是絕對不可能的,高邑城城高牆厚,張遼的四萬西涼軍都打完了估計也上不去牆頭。

更可況現在張遼手中的兩萬大軍已經往河內方向來了,他手中的兵力也就兩萬左右,那就更加不可能拿下高邑了。

“將軍,末將以為西涼軍的目標應該不是主公,他們不但到不了冀州而且兵力也無法對高邑造成威脅,末將以為這裡面一定有其他的陰謀。”麴義說道。

“不,子和所言或許就是西涼軍的目的所在。”旁邊的郭嘉突然開口說道。

“這...”麴義不解。

郭嘉目光炯炯地看向潘鳳,剛才潘鳳的一番話解開了他心裡一直困惑的問題。

之前他就覺得西涼軍這次的舉動非常奇怪,並且透過蛛絲馬跡推測出了冀州軍中很可能有西涼軍的細作,但他並不知道西涼軍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直到潘鳳一語道破。

“西涼軍這次突然放棄即將吃到嘴裡的韓遂馬騰二人顯然是有更大的利益在等著他們,而來到上黨一個多月未動的張遼突然動了起來,其圖謀的地方怎麼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河內?”

“河內再富能比得上西涼一州之地?更何況奪取河內的難度並不在擊潰馬騰殘軍之下,呂布和李儒完全沒必要舍近取遠兩面樹敵,所以西涼軍把目標放在主公或者冀州方面才是最正常的選擇。”

“而主公為冀州之主,一旦主公出了意外,冀州境內必定大亂,屆時呂布便能趁火打劫多去冀州各地。”

“只是...我想不到西涼軍還有哪一支兵馬能夠奇襲冀州,又如何應付高邑城外的四萬大軍,這點子和可有想法?”郭嘉看向潘鳳。

既然冀州軍中有西涼軍的細作,那麼高邑城外有四萬大軍的訊息西涼軍肯定也知道,這樣一來,西涼軍能夠對四萬大軍造成威脅的也就不知所蹤的呂布所攜帶的部曲了。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呂布攜帶的兵馬也不會很多,否則他想要隱藏行蹤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探明呂布的方位,河內方面幾乎每天都有數百名哨騎在探查各路情況,一旦呂布接近河內地區,必定會被第一時間發現。

至於說接近冀州內部那就更不可能了,呂布如果出現在冀州境內那麼潘鳳這邊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到訊息,到時候反而不用擔心呂布在暗處使壞了。

只不過現在呂布的行蹤還不知道,所以潘鳳和郭嘉都不敢妄加猜測,即便是知道張遼派出南下的那隻兵馬大機率是疑兵也不敢輕舉妄動。

聽到郭嘉的問話,潘鳳也是沉默不語。

剛剛智力值拉滿的他雖然思維靈活了很多,但現在局勢錯綜複雜,想要一時間理清還是有些難度。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潘鳳腦海中的資訊越來越清晰,他突然發現自己忘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兗州曹操!

在潘鳳出征幽州之前,他是有想法趁著兗州刺史劉岱身亡的機會佔據兗州地區的,但曹操的速度比潘鳳更快一些,前腳劉岱身亡的訊息傳來,後腳曹操的人就開始請戰兗州全境,到了潘鳳與公孫瓚陷入對峙的時候,曹操已經將兗州全部收入囊中了,並且他已經奏請朝廷得到了相應的詔書。

彼時的曹操因為袁術在旁邊虎視眈眈的關係所以他招兵買馬快速擴充自己的實力,根據近些日子細作傳來的訊息,曹操麾下的兵馬數量已經逼近十萬,這個時候的曹操就算對上袁術也已經有一戰之力了。

可實力強大起來的曹操卻在上黨發生突變的情況下像個乖寶寶一樣一言不發,在他的兗州境內也沒有任何兵馬調動的痕跡,就好像沒有覺察到上黨的事件一樣。

潘鳳一開始以為曹操是在隔岸觀火想要坐收漁翁之利,但現在想來,曹操的行為多少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

據潘鳳得到的訊息,遠在徐州的陶謙都因為冀州發生的事情開始在本州內調動兵馬以防旁邊的曹操和袁術趁著冀州無暇顧及的時候突襲徐州。

這種情況下,曹操不調動一兵一卒正常嗎?

肯定不正常!

說實在,就算曹操想要坐收漁翁之利,他也完全可以藉口以防備西涼軍的名義把兵馬調動到兗州西北面的防線上來,這樣即便是韓馥和潘鳳心有疑慮也沒法去指責他,畢竟這才是一個正常諸侯居安思危時應該做的。

可曹操並沒有這麼做。

考慮到曹操以往‘務實’的為人處世,潘鳳幾乎可以肯定曹操的心裡正憋著壞事,至於具體是怎樣的壞事潘鳳也猜不出來,畢竟他不是曹操肚子裡的蛔蟲。

“奉孝,你有沒有想過,曹操此人為何到現在還安分地守在原地,他會不會與這次事件有所聯絡?”郭嘉有個洞察人心的天賦,潘鳳覺得如果讓郭嘉想一想說不定能得到一點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