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莫要貪功,城中守軍雖然只有兩千餘人,但不要忘了這北平城中的百姓,公孫瓚常年執掌北平,其威儀深入人心,若是城牆危急,公孫越必定召集百姓守城,屆時我軍的攻城難度將大大提升,而且損失也會快速變大,這些都是我等無法接受的。”徐榮在一旁說道。

潘鳳點點頭,徐榮在這些年裡確實成長了不少,從這一番分析就能看出他的眼光已經不只是侷限於士卒了。

其實一個城池能不能打下來最重要的還是看城中的百姓民心如何。

歷史上有很多百姓幫忙守城最終守軍以巨大的劣勢守住城池的案例,這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就是民心。

徐榮說的很對,公孫瓚執掌北平多年,生活在這裡的漢人百姓大多都繼承了公孫瓚對異族仇視的心裡,因此在對公孫瓚的認可度上肯定不低,這就是民心!

如今北平的守將又是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由他出面讓百姓幫忙守城這幾乎是必然成功的事情,到時候潘鳳手下的這一萬人或許還不夠對方打的。

趙雲到底還是參軍時間較少在經驗和見識方面比徐榮要低一些。

潘鳳看了看兩人的屬性面板,趙雲的統帥增加了兩點變成了85點其他的屬性沒變,而徐榮自從上次武力提升到82點後,如今的統帥也來到了88點,這個統帥作為一方主帥已經綽綽有餘。

兩人的統帥值看上去只差了3點,但這三點按照趙雲現在的成長速度來看,還需要一到兩年才行,或許到那時候他就能跟徐榮一樣第一時間想到城中百姓這個點了。

至於徐榮在一兩年後會成長到怎樣的程度潘鳳也不清楚,不過潘鳳已經決定在拿下幽州後要把徐榮的優勢利用起來了。

“攻城是下策,我暫且不去考慮,而且我等也不能急於攻城,公孫瓚在漁陽得知我們來此的訊息後會有怎樣的動作尚且不知,還是多去探探漁陽方面的動作,一旦有情況,我等再隨機應變。”

“此時,我等要做的便是守在北平城外,讓公孫瓚急於破局!”

“諾!”徐榮趙雲拱手應下。

“對了,多派哨騎,北平城內發出去的訊息務必全部攔下...”

“諾!”

......

漁陽,府衙中。

公孫瓚看著掛起的地圖面色凝重。

大意了!

公孫瓚沒有想到他將劉虞拿在手中後還會陷入到現在的局面。

確實,因為劉虞在他手中所以那些援軍沒有一個敢輕舉妄動的,這本來是好事,但當各路援軍開始駐紮在周圍並且擺出一副死耗的模樣時公孫瓚就知道壞事了。

漁陽城是漁陽郡的治所,不管是在城池規模還是人口上都不是周邊的平谷、狐奴、安樂、昌平這些地方可比的,正因如此公孫瓚本以為佔據漁陽手握劉虞就能高枕無憂,將一切外敵阻攔在漁陽城外。

現在阻敵做到了,但後路卻斷了!

漁陽再大也不過是一座城池,如今更是一座孤立無援的城池!

公孫瓚已經做過了統計,城中計程車卒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軍械雖然有些缺失,但缺口並不多,至少沒到讓士卒空著手上戰場的程度。

這些都不是關鍵,最最重要的糧草以公孫瓚的統計數量來看,目前只能維持大軍一個月的用度。

一萬五千大軍一個月的用度可以說是很多糧草了,對於貧窮的幽州來講想要積攢下這些糧草也虧了之前的漁陽太守勵精圖治,否則糧倉空的都有可能。

不過這一個月的糧草對公孫瓚來講卻是有些少了。

外面的各路援軍如今加起來有四萬多人,而且因為分駐各處,所以他們的糧草可以由幽州各處縣鄉分開提供。

一個是源頭斷絕,一個是源源不斷,兩方耗下去誰生誰死一目瞭然。

也正是因為這樣,公孫瓚才會急於破局。

“主公,剛剛末將得到訊息,潘鳳率領的冀州軍已經在三天前撤退了...”田楷突然說道。

因為漁陽城被嚴密監視,所以探馬衝出去的話很容易被敵軍截獲,公孫瓚等人想要獲取情報也只能出其不意地派出探馬,以至於訊息會有如此大的延遲。

公孫瓚聞言豁然看向田楷,眼中帶著一絲驚疑:“潘鳳撤軍了?”

見田楷點頭,公孫瓚眉頭鎖了起來:“他不是來救劉虞的嗎?難道是韓馥下令讓他撤退的?”

田楷猶豫了一下,見公孫瓚眉頭緊鎖想不出潘鳳離去的理由,這才小心翼翼地說道:“主公,探馬說潘鳳的大軍是往東面撤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