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第七十一章 我們習慣了以偏概全
章節報錯
好象德文地名中有個“burg“的地方必定會有個城堡。海德堡是這樣,紐倫堡也是那樣。
不過每次去紐倫堡的目的卻不是旅遊而是商務,甚至前面幾次去連在那裡有個城堡都不知道。每年一月份的最後幾天這裡會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展。因為幾乎所有的歐洲大客戶都會在這個展中參展,我去參觀的目的只是為了和他們聊聊天,拿點資訊,看看市場動態,摸摸自家客戶還有哪些東西的訂單是下到別的供應商去的。紐倫堡其實是一個很不得了的地方,從很早以前直至生產從歐洲本土撤出轉到東南亞,這裡一直都是歐洲的玩具生產基地,聚集了數不清的玩具工廠。還有一年一度的聖誕品集市,在歐洲也有很大的名氣。
這些年我因為商務因素所制定的旅行計劃其實是對這個城市極大的冒犯。
第一次來這個展會是和太太一起來的,她也是一個懶惰且依賴的主。可能想當然地認為只是到這個城市參觀一個展會而已,世界各地舉辦展會的城市大多是商業發達而人文缺乏的地方,壓根沒有做任何準備更談不上任何的攻略。我就更不濟了,腦子裡裝滿的只有幾點到幾點要和誰開會需要談些什麼,幾點到幾點要參觀誰的展位需要見到誰,根本沒有空間放下其它內容。
因為有她同行想著晚上可以逛逛街順便找個餐廳吃飯,否則自己在住處附近隨便找點什麼對付一下肚子就算了,於是散展的時候沒有直接回展會附近的賓館而是坐個輕軌往市中心去了。走出輕軌站才發現自己不僅錯了而且錯的厲害,這座城市如果單單把它定義為一個商業城市是一種徹徹底底的錯誤。
雖然城市不大,老街卻是圍著一條窄窄的小河而建,步行街附近的街道和建築都非常有特色,如果不是少了些家家戶戶在自己家院子,陽臺,露臺,窗臺等各種位置上種滿的無數謀殺遊人菲林的各種各樣各款各色小花以及隨處可見的餐廳酒吧,真可以和法國最美小鎮之一的Colmar相提並論了。如果把Colmar比作小家碧玉,紐倫堡就該是大家閨秀。
法國人是浪漫的,所以他們利用一切可用的空間種了鮮花;德國人是務實的,所以他們利用一切可能的材料裝飾房子。所有的房子的一層幾乎都是石頭堆砌而成的底座然後在上面加蓋高矮不一的不同樓房,石頭應該用的附近的石頭故顏色相近,可能因為時間長短或者保養好壞石頭風化情況不同形成了深淺不一的顏色。但是石頭底座上面的樓層的外牆就各出奇謀各顯其能了,外牆粉刷成不同的顏色,順大街看過去色彩繽紛的眼花繚亂,但大多又遵循著德國的傳統風格,用各種材料做著各種線條的裝飾,或直線,或斜線,或交叉線,我總懷疑德國建築上的這些裝飾應該和Colmar裡的房子類似,透過不同的線的造型向外人透露些主人的資訊。
步行街的起點是德國最大的百貨商店Kaufhof,沿石路而走兩邊都是些小店,走過一座小石橋,忽然發現一家古堡一樣外形的餐館,一半的位置一直伸到小河中間,非常特別。過去一打聽,說是今天晚上全部預定滿了,不好意思。但從門口往裡張望,分明就是一家非常古老的餐館,老式的琉璃吊燈,老式的實木裝飾,讓某位女士很是懊惱;第二天中午本來該是離開的時間,可心心念唸的她居然死纏爛打要再去那個餐廳吃頓午餐,結果又多坐了四個站的輕軌。不過,無論什麼時間,在這個古老的城市裡漫步都是一種享受。
雖然是中午可到那餐廳的時候仍幾乎爆滿,不過還是能給我們一個桌子,結果她如願以償地在那個餐廳吃了一條她長這麼大都沒有吃過的,只有在每年九月份到來年二月中才有的,被炸成一個彎弓形狀立著擺盤的,魚皮嫩黃且爽脆魚肉卻極其鮮嫩味道又棒極了的魚。點的時候根本沒有看菜譜,周圍幾桌點的都是這個菜,問侍應生是什麼魚,卻是一大串德文分不清究竟是什麼玩意,實在是個遺憾。
後來再去這座城,不再象第一次一樣住在靠近展館的地方,直接住在老城,利用展會後的碎片時間來走走這個城市。教堂,城堡,玩具博物館,老街的角角落落都是些難得的地方。有的時候很奇怪,這麼個原來有著眾多工廠,又是個旅遊和商業展覽名城,除了步行街和幾個著名地標外,其它的橫街窄巷中倒是幽靜清閒得很。天氣好的清晨,陽光穿過一些高大的建築物縫隙照在空無一人的老街巷子路面上,建築物的陰影盡處各種外牆反射的不同色彩似乎給路面的石頭塗了層繽紛的油彩,讓人不忍踏足前行,生怕壞了畫家的一番心血。
很多時候,當我們關注一個事情或一個人的時候,總注意著這個人或事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有的時候我們的關注點卻不是這個人或事的主要方面,可是我們卻總不自覺地把我們的關注點當作了這個人或這件事情的全部,聽起來有點以偏概全,可這又正兒八經就是現實。
迷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