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第三十章 再見,興許就是再也不見
章節報錯
&nt是IKEA這個世界性大公司的起源地,自然也帶著很強烈的IKEA印記,包括入住的賓館也是IKEA的。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環境清幽且空氣清新,賓館後面是一個小山坡,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雖然昨晚四個男人放肆狂歌喝了許多的Schnapps,但並不覺得有多少醉意。天剛亮的時候早起的鳥兒就吵得耳朵生疼,乾脆爬起來自處走走。下午的火車回哥本哈根,他們還有會議要開,約翰堅持中午時間送我到火車站,所以整個上午我閒著也是閒著。
雖然第一次參觀約翰的工廠,但是他的工廠真心比哥本哈根JAN的工廠要現代化許多也大許多。合理的工廠佈局,科學的倉庫佈置,先進的生產工藝,全自動化的包裝線,那條包裝線能選擇單張到10張的賀卡包裝,從卡片入塑膠袋到最後裝好出貨紙箱只有一個人操作,按照它的效率,在我的工廠需要幾十甚至上百人生產。偌大的一個工廠,連文職和管理在內就只有22人,可想而知他們的自動化程度到了何種高的地步。在和他們的師傅簡單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這裡的工人都在工廠工作了相當長的時間,技術水平很高,而且對工廠的認同度也很高。工廠有超過30年的歷史,有很高的客戶認知度。經營方針似乎也沒有錯誤,把定型的能自動化生產和包裝的留在工廠內生產,把不能定型的產品放到東南亞找象我這樣的供應商生產。雖然在展會上見過幾次,約翰也介紹說是自己的老闆,可昨晚吃飯的時候才知道Steven其實僅僅是銀行派駐公司的代表。但就這麼一個外來的代表卻異常地融入整個公司,說明公司的文化沒有問題。
作為其中一個供應商,我不可能知道約翰的公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按照表面情況看,22人的一個企業,勞動力成本應該佔比不大。它是一個印刷廠生產的賀卡佔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大半的市場,主要原料來自挪威和瑞典,材料成本也不高。不過,活著的總有原因;被消亡的總有被消亡的道理。我們這些活著的,只能想想如何讓自己活得長些再長些。
以前,當客戶投訴或者發現同行的銷售價格比較低的時候,總是想著透過增加裝置或更新裝置或改善工藝等方法來降低成本。但是所有的這些投入,最終還是以價格折讓的方式把好處給了客戶。也就是說,我所投入錢和時間其實是沒有收益的,唯一的好處僅僅是短期更多一些訂單。而這些訂單除了讓自己更累以外基本上沒有經濟上的好處。但是,如果維持原狀客戶可能立即取消訂單。所以某種意義上,再投入其實僅僅是為了解渴不斷地喝著毒藥。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專利,生產或著技術又高度同質化的企業,等待著我們的就只有被消亡。
或者IKEA的模式是最佳的解決方法,雖然也是從生產開始,最後卻把生產外發自己只控制銷售的渠道。托馬斯是英瓦爾坎普拉德的粉絲,在過來的路上不止一次地提到這個老人,估計他在複製著IKEA的模式。只不過,IKEA有著自己的店,他準備做的卻是控制賣場的貨源。
中午的時候,約翰過來接,我問他,會開完了?他說,怎麼可能這麼快?不過,人員的問題,工會會和托馬斯開會;財務的問題,Steven會和他談;我這邊其實沒有什麼好談的,Karlstad那邊有他們自己的團隊。我只想和自己的老朋友道個別,不管其它。
聽到這,看著眼前這個身材高大滿是絡腮鬍子的男人,我不由得一陣鼻子發酸。認識約翰超過十年,而他為這個公司服務差不多二十年。托馬斯從不隱瞞他收購後的計劃,所以收購後不管工會和托馬斯達成什麼協議,約翰將面臨著失業。或者這次行程前他堅持讓我來一次Almt,是為了讓他完成一個十多年前作下的承諾。
&nt的火車站就是一箇中國三線城市的小小火車站,這個城市在瑞典的南部,到哥本哈根只有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在火車站廣場,我再次緊緊握著約翰的手久久沒有放開,這次的“再見”興許就是再也不見。太多的話也說不出口,只能輕輕地說,“保持聯絡!”
火車緩緩地滑出了這個簡陋而又很有點北歐風格的火車站,我再次看著這個由森林包圍著的城市卻無心觀賞景緻。心中浮起的卻是昨天晚上在Steven家那場龍蝦派對,以及四個身份尷尬年齡不一國籍不同的男人圍坐一起喝著Schnapps敲著桌子放聲大唱的場景。
血雨腥風前,先讓戰士放縱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