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想佔用客戶的私人時間,選擇週六離開德國,週二才會在丹麥的有下一個會議。所以安排火車到丹麥,順便再次看看波羅的海。週二的客戶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所以還得找個不算小的城市方便租車,哥本哈根老去了,沒有新鮮感,而且方向不對,要多跑好多距離,所以最終選定了Odense作為中轉,那是安徒生的故鄉。

或許風水的理念潛移默化,我堅信每個與名人關係密切的地方一定有些靈氣,或地靈或人傑,沒想到呆了還不到24小時就愛上這個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小城。在一百歲的賓館住宿,進二百多年的老房子參觀,坐三百年的餐館用餐,到九百多年的教堂朝聖。應該說,歐洲就是這麼個地方:某天當你在大街上踢到一塊磚頭,忽然就發現那磚頭是三百年前的產品。

這次火車沒有像上次一樣坐渡輪橫渡波羅的海,火車上湧上來大批的敘利亞難民也搞得我整個旅程緊張兮兮的無心留意車窗外的風景。不過很確定的是,我的火車這次沒有坐輪渡。

酒店在火車站對面,訂它的時候是因為它的位置。到達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老卻不舊,電梯還是那種能當古董的鐵籠子電梯,鑰匙也是那種有個大大銅牌的古老鑰匙。後來在網上再次搜尋這酒店的資料,才發現今年它正好一百歲。鐵籠子電梯歲月應該不短了,當時很仔細找也沒找到出廠日期,效能除了啟動那下子一定來個跳動外感覺還很平穩。這樣的電梯在悉尼的最古老的購物中心Queen Victoria也坐過一個,但絕沒有這個年紀大。

Odense實在太小,走路半天就能走完,但這並不影響它對我的吸引。古老的彩色小房子,磚頭砌成的馬路。哥本哈根Nyhavn港那些彩色房子因為傍著水景顯得有些靈氣,但色彩卻遠遠沒有這裡的強烈。至於為啥丹麥人為什麼總喜歡把房子弄得色彩繽紛的,真無從知曉。難道流淌著的海盜血液讓他們厭倦了藍天碧海,所以家裡頭總要搞得色彩斑斕?又或者他們潛意識就存著同性戀的傾向?街上到處掛著同性戀標誌的彩虹旗,那段時間剛好是同性戀題材的電影節。

晚飯時間,透過yelp發現了一家三百年曆史的餐館,居然就在我所在位置幾十米處。這可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似乎發現了石器時代的證物。餐廳在街上的一幢普通兩層樓的房子裡,簡單掛了個鐵質的招牌,大點的風吹過還吱吱呀呀地搖晃。木門很小,就是普通的民宅門戶,和旁邊房子的沒啥區別,門總虛掩著,門上的小玻璃透視窗上居然還掛著白色緄邊的蕾絲垂紗讓人看不清內裡的情形。不是門邊豎著個不大的展示架上開啟一本他們家的菜牌還真不敢想象這是一個餐廳。門口沒有迎賓更沒有一般餐廳用來招攬客人的一應設施,按了門鈴老一會才跑出個人過來應門。應門的侍應帥呆了,估計會把小姑娘迷得三魂丟了七魄;不過也拽呆了。五分鐘前衝著網評而來,怎麼可能有預定?!餐廳裡明明才散落地坐著幾桌客人,但好說歹說就是不接待……

理由很簡單,也讓人拒絕不了,他們今晚很忙,接待不了,所有的客人都是預定好了的。

¥%~&*#。

不能吃飯那就參觀一下吧,這個可沒有被阻攔,清一色的古董裝飾,清一色的紅木桌椅,連廁所居然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產品,雖然分不出真假,但就是透著古老的味道。餐廳應該是有二層的,一條實木製的樓梯在大廳的角落處宛然螺旋而上,雖然好些地方可能因為年代久遠有些斑駁,但保養還是非常精細,木頭的紋路清晰可見。不用吃飯,就在裡面拍個照甚至都感覺到在參觀博物館。於是乖乖地預定了第二天中午的午餐,然後乖乖地去附近的餐館打點飢餓的肚子。第二天賓館是包了早餐的,非常不錯的斯堪的納維亞式自助早餐,味道還不錯。我卻不敢盡興地吃,生怕吃太飽了中午沒有胃口。中午十二點,準時。我再次按響了那個餐廳的門鈴。

生怕遲到又把我的位置給取消了,還是那帥得狠的拽侍應。或許週日人們都睡得晚,反正到的時候只有一桌的客人,老人家為主。不想看菜牌了,就讓他來決定我該吃什麼吧。沒想到出品還正兒八經的正點……暗自決定,下次來一定要先預定好晚餐的位置,然後纏著那帥小哥說說他餐廳的故事。

歷史久遠的東西往往比較死板沒有變通,或者是人們習慣地把傳統作為做事的法則,又或者死板就是他們賴以良久生存的原因。歐洲人特別德國人普遍比較呆板,認定了的事總是堅持不變,因為這份執著,他們有了幾百年燦爛的文明;我的老一輩卻總教育我做事需要變通,不要一條路走到底,因為這份靈活變通,我們這些年發展飛速,隱約成為世界經濟大國。我不知道哪條路才是真正對的路,或者都有道理,因為存在就是真理。Odense讓我想起了上次到訪的美國小鎮Stillwater。一樣的歷史久遠,一樣的風光旖旎。Stillwater美在湖光山色,悠靜暇逸如世外桃源;Odense得益於人文資源,一街一角都有故事。

漫步走在安徒生故居旁一條小巷子,一位剛買了一套漂亮老房子的先生正搬著家。我上前和他搭訕,他笑言這地方的房產貴極了,能搭上哥本哈根市中心了,可他寧願住在這,每天奔忙於哥本哈根和家之間。

人們總希望擇喜而居吧,迷醉於Odense的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