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這種動物,絕對算是野牲口裡的奇葩,看似粗魯,其實它們的嗅覺極為敏銳,甚至超過獵犬,如果找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只能說是粗中有細了。

正因為如此,豬小八才能發現生長在地下的人參,並且啃掉了半截。不過從剩下的半截茬子來看,主根將近小拇手指粗細,不同於肥肥胖胖的園參,野山參能長到這麼粗,是很需要些年頭的,所以李大明白才誤認為這是一株真正的野山參。畢竟李小胖種的才一年不到,還是小芽子。

但是李小胖心裡有數啊,林子裡的人參,他都單獨灌溉了幾次,效果出奇的好。雖然看不到地下到底是什麼情況,不過從地面上的莖葉花果來看,估計這一年頂好幾十年。

這種情況未免太過驚世駭俗,所以他就認同了李大明白的假設。瞧著被糟蹋的人參,李小胖直拍大腿:“豬小八,俺詛咒你流鼻血,嘩嘩往外淌,淌死拉倒!”

結果這麼一折騰,他的鼻子先淌血了。大夥強忍著笑,上前安慰。李小胖能不心疼嗎:“豬小八這一鼻子拱下去,好幾十萬塊就給拱沒了,這個挨千刀的!”

好歹還剩下半截呢,李大明白跑回家,把珍藏多年的老傢什都帶過來,有大大小小或尖或扁的各種釺子,表面磨得光溜溜,李大明白說,這些都是用鹿骨鹿角磨製,屬於傳家寶,他太爺爺的時候就用了。

除此之外,還有趕山人手裡拿著撥草趕蛇的索拔棍,還有紅絨繩和大錢兒。李大明白把工具擺好,吳老爺子在旁邊給大夥介紹工具的用途。比如說發現棒槌之後,先要喊山,大叫一聲“棒槌”。一來是把人參震住,叫它跑不了,二來則是招呼在附近的同伴。

至於人參為何稱為棒槌,大概是人們一種美好的願望吧,希望抬出來的老山參能有棒槌那麼壯實。

然後就在參苗四周差上四根索拔棍,接著就是用紅絨繩栓了銅錢,系在人參的莖葉上,這個過程叫固寶,免得人參跑嘍。在老放山人的眼裡,人參是有靈性的,也反應了那種非常樸素的對大自然萬物生靈的敬畏。

甚至連進山的人數,必須都是單數,因為挖回來的人參,也算一位啊。

忙活完這些,就該磕頭叩拜老把頭了,那時候的人心懷敬畏,所以對大自然的破壞很小,而現代人則越來越狂妄,不懂得敬畏生命,肆意破壞自然,不足可取。

就像一株野山參,種子靠風、水、鳥、獸自然傳播,能發芽破土而出的機率本來就已經很低,而且在生長過程中,還要經受北國的嚴寒、蟲蝕鼠咬等各種自然災難,歷經磨難,可謂九死一生,這樣的生命,難道不需要敬畏嗎?

聽著吳老爺子的感嘆,周圍的人也都各有所感。李小胖他們就不消說了,而唐樂樂和褚建國等人,置身林中,心頭則悄然沁入一種叫做“敬畏”的情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此時此刻,他們才終於理解小格子的選擇,徹底解開心裡的疙瘩。

負責動手挖參的是李大明白和吳老爺子,因為被豬小八給啃了大半截,所以也就沒那麼多講究,直接動手吧。

這老哥倆都經驗豐富,蹲在那不慌不忙,從距離人參半米多遠的地方開始下手,一點一點剔除泥土枯枝等雜物。剩下的人圍成一大圈看稀罕。畢竟這年頭老山參越來越少,抬人參的場面也難得一見。

看了一會之後,猴三最沒定性,直接跑林子裡玩去了,李小胖還吆喝一聲:“別惹大貓!”他所說的大貓,指的就是那隻猞猁。

不僅僅是猴三,其他人也漸漸失去了耐心和興趣,瞧這架勢,要把那半截人參挖出來,沒小半天的時間根本就做不到,於是也就組團到林子裡看風景去了。

最後只剩下李小胖還在那蹲著呢,眼巴巴地瞧著他們一根根把參鬚子剔出來,這是個精細活,要是弄斷一根參須,對整株人參的品相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看到孺子可教,李大明白和吳老爺子嘴裡也就給李小胖講解一些常識,什麼蘆頭啦,珍珠疙瘩之類,聽得李小胖只有點頭的份兒。他瞧得出來,雖然這株人參已經被破壞,但是這兩位對人參有著特殊感情的老前輩,沒有絲毫怠慢,與其說是在挖參,不如說是在挖掘那種已經在人類社會漸漸消逝的敬畏。

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半截人參終於被完整地抬出來。上半截雖然慘不忍睹,但是下半截卻根鬚橫生,長長短短,只怕不下三四十根。和白白胖胖的園參相比,它實在太瘦了,但是瘦得有筋骨,每一根根鬚,似乎都蘊含著力量。

“好哇!”吳老爺子輕撫著參須,就像是撫摸小娃娃,他此刻的心情很是複雜,有讚歎,也有惋惜。這株老山參,如果不被糟蹋的話,價值百萬。

而李大明白則找了些青苔鋪在油紙上,小心翼翼地把人參放到上面,捲成一個筒,最外面用紅絨繩繫好。他心裡也同樣惋惜,但是更多的則是慶幸:多虧發現及時,剩下這半截,正好回去泡酒。

看到李小胖還蹲在地上沉思,於是就扒拉他一下:“走啦——豬小八這遭瘟的雖然怪可恨滴,可咱們也不能跟牲口置氣啊,就饒了它這一遭吧,天天配種也挺不容易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