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一黃金週的結束,黑瞎子屯的秋收工作也進入尾聲。大田裡面的莊稼基本都收拾完畢,只剩下一些秸稈之類的,還沒來得及運回村裡。

另外,就是一些白菜蘿蔔芥菜之類的蔬菜了,這些都是不怎麼怕霜的,即便是稍稍有點著凍,太陽一曬,馬上就可以緩過來。

這些日子,大夥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因為村長叔估摸一下之後,得出結論:大豐收啊!靠天吃飯的農民,當然最希望能有好的收穫。

在此期間,前前後後上千名遊客來過黑瞎子屯,然後也都滿載而歸,多多少少都劃拉了幾樣農產品。這也使得林妹妹的腰包越來越鼓,大有變身小富婆的趨勢。

李小胖擔心她忘本,還提醒了幾句:“咱們林子裡的果子,來年肯定大豐收,丫頭你可要未雨綢繆啊。”

不過李小胖可不在乎這個,嘿嘿兩聲:“你不要有都是人搶著要呢,咱們山裡的果子,就跟你這丫頭一樣,小富婆不愁嫁!”

跟他鬥嘴,用李大明白的話來說:林妹妹當然是佔不到便宜滴——

山裡的果子,其實是林妹妹的最愛,她怎麼可能捨得撒手呢。而且,籌建酒廠的資金已經就緒,只等來年開春,公路修好之後,就可以進料建設廠房,總之,到來年秋天的時候,肯定能投產。

因為這片林子出產的山果品質遠超同類,可以想象,釀製出來的果酒和飲料,那味道林妹妹都不敢想,一想就有點忍不住淌哈喇子呢。

莊稼都收回來,大夥繃緊的神經也放鬆不少,剩下的就沒什麼大活了,可以抻悠著慢慢幹了。

但是李小胖是閒不著的,收拾完秋兒之後,立刻就組織村裡一部分壯勞力,轉戰草甸子那邊,準備把甸子上的牧草收割一部分,作為冬儲飼料。要是放到別處,這個月份再割草,已經有點晚了。不過放在黑瞎子屯剛剛好,這裡的牧草,生長期格外長,現在,甸子上的牧草才剛剛開始變黃,正式最肥美的時候。

這項工作很有必要,收草籽,割牧草,對黑瞎子屯來說,跟收拾秋兒的重要性差不離。要知道,如今屯子裡的食草動物可不少了,有馬群、羊群,再加上老牛啦、草泥馬啦等等,在漫長的冬天,得老鼻子嚼的了。

不過也用不著都把甸子上的草收割回來,畢竟還有不少野生的動物,就直往這個過冬呢,比如說鹿群和黃羊群等等。按照彪叔提出的計劃,甸子上的牧草,大致收割十分之一就夠用了。

現在的牧場,收割牧草,大多已經使用現代化機械,直接打捆。但是以黑瞎子屯目前的經濟實力來說,還買不起,只能大夥多辛苦點,慢慢割吧,反正今年的牲畜還少,算起來需要收割的牧草也並不是太多。

於是,婦女們照例採收草籽,而那些大老爺們,則拎著鐮刀割草。割草可比收割莊稼輕省多了,莊稼的秸稈通常都比較粗,而草梗則比較柔軟。而且,黑瞎子屯的這片草甸子,牧草長勢良好,足有一人多高,也不用緊貼著地皮割,又能節省不少氣力。

吃過早飯,大部隊正式向草甸子出發。此刻,正是秋高氣爽之際,藍天白雲黃草,秋風吹來,草浪湧起,這才現出草叢中的牛羊,景象何其壯美!

雖然剛過十一黃金週,但是依舊有少量的遊客,大致五六十位,多數都是一些上了年歲的,不用上學,不用上班。聽說村裡打草,於是也就跟過來,順便領略一下草甸子的風光。

伴著傻叔悠揚的蒙古長調,一行人彷彿置身於浩瀚的大草原,心中也多了幾分悠遠。

李小胖也跟著瞎哼哼,反正他氣息悠長。他的打扮也跟其他人不同,別人都戴著線手套,手裡拎著鐮刀,而他和彪叔呢,肩膀上則扛著大釤刀,多出幾分威武。

所謂的大釤刀,大致相當於大了幾號的鐮刀:刀柄是一丈多長的木杆,刀頭則長逾半米;用法也跟鐮刀不同。

草甸子既然不用全割,所以當然要選漲勢良好的地方收割。雖然草種相同,但是靠近河沿的地方,牧草要格外高一些。事先,大夥已經選好了幾片草場——當然不能像薅羊毛似的,可一個地方。

到了地方之後,分派好任務,其他人都相隔兩米多遠,大夥齊頭並進;彪爺和李小胖那邊則是大場面,遊客也大多遠遠地跟在他們身後。

只見這爺倆腳下牢牢站穩,雙手一前一後握住大釤刀,然後掄開膀子,大釤刀在前方劃出一道長長的弧線,一排牧草齊刷刷被放倒;隨即,大釤刀再輕輕向回一摟,放片兒的牧草就被收攏成一堆,正正好好一大捆。接著,就是重複剛才的動作,效率比起用鐮刀快多了。

“簡直就是人形割草機啊!”遊客之中有人讚歎,不過這個活兒也不是誰都能幹的,沒把子力氣,根本就耍不動大釤刀。就算是壯勞力,也要割一陣草,然後捆一陣,趁著這工夫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