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明白卡巴兩下眼睛,慢條斯理地說道:“要是青蛙和哈士蟆啥滴,應該搞不出這麼大滴動靜。”

剛才一路走來,洪老胖已經做出考察記錄:行進了不到二十米的距離,就一共發現了十五隻青蛙,三隻紅肚皮的哈士蟆,還有一隻癩蛤蟆,證明這裡的蛙類資源是很豐富的。

李小胖眼尖,大叫一聲:“田雞!”

彪叔一聽田雞兩個字,使勁晃晃大光頭:“咱們這已經十好幾年沒田雞啦,不可能吧?”

東北所謂的田雞,是一種巨型蛙類,最大的能到一斤,跟牛蛙似的。不過跟牛蛙這種外來引進物種不是一個品種,而是一種土生土長的蛙類,身上披著綠衣,後背上還有三條黃色的斑紋。這種田雞肉質細嫩潔白,比雞肉還好吃呢,所以稱之為田雞。

李小胖小的時候吃過這東西,一隻大田雞就能把小肚撐得鼓鼓,所以印象十分深刻。他把手裡的抄子伸進池塘裡邊,使勁一撈,只見網兜裡面蹲著一個大傢伙,足有成年人巴掌大小,嘴裡發出憨憨的呱呱聲,使勁一蹦,就從抄子裡躍到半空,然後噗通一聲,重新落回水裡。

“真是田雞啊!”彪叔這回看清楚了。

李大明白也張羅起來:“小天,趕緊滴,撈上來,這玩意下酒才香涅——”

李小胖可不管這套,甩甩網兜:“明白叔,咱們先養著,等多了再吃行不?”

“可惜了滴——”李大明白咂咂嘴,滿臉遺憾的架勢。

其實李小胖也饞啊,小時候抓到田雞,架起火堆一烤,在撒點鹽面,那味道簡直絕了。不過現在生態系統剛剛恢復,無論如何也不能禍禍啊。

“小胖子,瞧不出來啊,你還挺懂得環保的。”洪老胖瞧李小胖,那是越瞧越順眼。就連旁邊的李老爺子,也頻頻點頭。

放過這隻大田雞之後,大夥繼續前行,李小胖的網兜時不常的撈兩下,裡面或是一隻綠背白肚皮的青蛙,或是一隻大個螞蚱,總之網網不空。瞧得洪老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盛:“好哇,這裡的生態環境太好啦!”

繞了大半圈,最後來到黑瞎子泡,洪老胖用手掬起一捧水瞧了瞧,連連點頭:“好水啊,以我看來,比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水還好呢,養啥魚都沒問題!”

他老人家見多識廣,足跡遍佈全省,啥沒見過啊,能有這樣的評價,證明黑瞎子屯的水質絕對一流。

李小胖一聽接過話茬:“老爺子,俺們這邊的水質肯定沒問題,現在的問題是,缺少高經濟價值的魚類。這次找您老來,就是給俺們掌掌舵,看看還能養點啥魚?”

洪老胖也聽得十分受用,拿捏了一陣才說道:“既然你們這是活水,那就養純正的大鰉魚,魚苗之類,都包在我身上。”

“唉呀媽呀,啥也不說了,老爺子你太夠意思啦!”李小胖差點美出鼻涕泡來。

說話間,老魚叔把小船劃了過來,大夥一起上船,結果船太小,彪叔和李小胖索性就跳進水裡,一左一右扶著船舷,小船駛出蘆葦蕩,奔向泡子中央。

只見老魚叔雙臂一揚,一張大網撒了出去,落到水面的時候,正好是一個大大的圓形。網底的鉛墜快速下沉,把漁網帶進水裡,然後老魚叔開始收網,把漁網拽到甲板上之後,網裡有好幾天魚在那撲稜呢。

“鰲花,還有一條鯽花。不錯不錯,你們這裡的經濟魚類還不少呢。”洪老胖研究了一輩子魚,一眼就瞧出這幾條魚的品種,除了幾條鯽瓜子之外,還有鰲花和鯽花,這都是東北的名魚啊,價格不菲。

老魚叔也滿臉自豪:“還有呢,等我再撒一網,撈上來一條大胖頭魚,咱們晚上燉魚頭!”

漁網再次撒了出去,老魚叔都已經觀察好了,水下一尺多深的地方,有一條五六斤重的胖頭魚。

好沉好沉——收網的時候,網線深深勒進老魚叔手背。李小胖一瞧,連忙也跟著拽網,等漁網拽到甲板之後,只見裡面有一個毛乎乎的傢伙使勁蹦躂呢。

“這是——水獺!”洪老胖也不由得瞪大眼睛。

“晦氣!”李小胖則飛起一腳,連漁網帶裡面的水獺一起踹進水裡。很快,那隻水獺就浮出水面,張著大嘴,氣鼓鼓地朝著李小胖叫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