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瞎子泡到野鴨湖,又到雁鳴湖,整個上午,大夥都陪著洪老胖在進行考察。這還只是粗略看一看,按照洪老胖的意思,他還要進行為期一週的深入考察,然後制定一份詳細的考察報告。

“老爺子,不用這麼細吧,走馬觀花就差不多。”李小胖頗有些不解。

洪老胖橫了他一眼:“你是專家我是專家,我聽說省裡準備籌建一個大鰉魚繁育基地,看看能不能幫你們爭取一下。不過事先說好,大鰉魚是肉食性魚類,消耗還是很大的。”

“有資金補助沒,俺們這已經有梅花鹿保護區,黃羊保護區,可是隻看見牌子,一分錢都沒有,全都是賠錢貨。”李小胖一說起這個就傷心啊。

洪老胖,笑呵呵:“就怕你沒本事,錢不是問題,幾百萬資金還是有的。”

李小胖大喜,在水裡撲騰了一陣,然後抱著一條大胖頭魚浮出水面,扔上小船。這條魚少說也有十斤,大尾巴使勁拍打,發出啪啪的巨響。

對於李小胖徒手捉魚的本事,大夥也都見過,不過要想在水裡制服這麼大一條魚,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為到了水裡,魚的力氣大的嚇人。

“中午就吃這個啦,弄個剁椒魚頭嚐嚐。”洪老胖臉上更是樂開花,在這一點上,老胖跟小胖都差不多,吃貨嘛,最開心的就是能品嚐美味。

回去的時候,不用再穿沼澤,所以速度就快多了。在泡子邊緣地帶,看到猴三拿著根小棍,正在水裡攪著,一條牽牽連連的乳白色帶狀物體,正隨著棍子在水裡飄蕩。在帶狀物的裡面,還有一個個小米粒大的小黑點,細看時就能發現,這些小黑點還在微微蠕動。

李小胖一瞧就忍不住大聲訓斥:“猴三,告訴你多少回啦,不許禍禍青蛙卵!”

驟然聽到吆喝聲,小猴子嚇得一激靈,然後把兩個小爪子背到身後,連小棍也一起藏起來。可是你不要自欺欺人好不好,小棍橫著呢,兩頭都從身體兩側露出來。

洪老胖則朝小猴子招招手,等猴三走到近前之後,伸手摸摸它的猴頭:“小孩子還淘氣呢,別說小猴兒啦——小胖啊,你們這確實不錯,咱們走了一路,只要有個水坑,就能瞧見青蛙卵。”

難得的,李小胖謙虛了一句:“比俺小時候還差點,那時候,就算是有個馬蹄坑,裡面也有小蝌蚪。”

因為泡子這邊的溼地已經頗有些規模,所以為蛙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再加上黑瞎子屯禁止使用農藥化肥之類,所以幾乎滅絕的蛙類又興盛起來。當然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只有李小胖心裡最清楚。

這些年,種田也越來越現代化,但是帶來的問題著實不少。就拿農藥來說吧,許多村莊,都可以看到散扔在田間地頭的農藥瓶子。尤其是一些水塘溝渠裡面,也飄浮著大量的藥瓶。這種情況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水塘裡面的那些水生生物,基本滅絕。

所以,以前有池塘的地方就能看到的青蛙卵,也成了稀罕玩意,蛙類當然也就越來越稀少。這種情況,真不知道是先進呢,還是一種倒退。

但是在黑瞎子屯,因為李小胖的號召,這兩年明顯能感覺到蛙類的恢復。不用別的,每天晚上你就聽吧,泡子那邊的蛙鳴聲都連成一片。

或許是所見所聞令人很滿意,洪老胖也談興更濃:“我看你們這邊的哈士蟆也不少,這也是個可以大力開發的資源,這幾年,省裡大力號召養殖林蛙,可惜的是適合養殖林蛙的地方太少啦。”

李小胖一聽,不由得抓抓腦殼:“原來哈士蟆和林蛙都是一回事啊,俺以前還覺得林蛙聽名字很是高大上呢。”

小的時候,一到秋天,村裡人都要抓幾次蛤蟆,也就是哈士蟆。因為要冬眠,所以哈士蟆這時候都扎堆,這種地方就被稱為蛤蟆窩,一撈就是半水桶。撈上來的哈士蟆,用醬炸鍋之後一燜,大肚的母蛤蟆肚子裡面都是黑籽白油,又香又補,李小胖小時候沒少吃。

聽了洪老胖的解釋之後,李小胖才明白,其實除了沼澤裡的哈士蟆之外,還有一些生活在山坡林地,只有冬眠的時候,才下山尋找深水蟄伏,等開春之後,就逐漸向山坡林地遷徙。這樣的哈士蟆就更厲害啦,因為生活在林地的環境裡,所以活動能力更強,個體更大,營養價值更高。尤其是體內提取的林蛙油,潔白如脂,乃是滋補上品,明清時期,一直都是宮廷貢品。

一聽說養林蛙也能發財,李小胖的小眼睛立刻瞪得溜圓,心急火燎地開始向洪老胖請教。而洪老胖呢,也開始擺譜:“先嚐嘗你的魚頭再說,要是能令我滿意的話,一切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