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承天景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天為什麼一定要去做這樣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效曹操、司馬懿故智,暫時安於臣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以嗎?
恐怕不可以。
其一,何天崛起太速,年紀太輕,其底蘊之厚薄,同曹操、司馬懿是不好比的。
曹操迎獻帝於許昌之前,除了討董卓、平黃巾,更已削平了袁術、陶謙、呂布,百戰之餘,已是中國北方唯二的強權了。
在此基礎之上,才談得上“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李傕、郭汜之後,曹操之前,“挾天子”之小軍閥,如楊奉、韓暹者,亦夥矣!然,結局竟皆如何?
即便如此,“挾天子”雖然為曹操大大加分,但是,他何曾真正有過“令諸侯”之時?真正有野心的對手,袁紹、孫權、劉備,哪個是對他唯命是從的?
司馬懿之情形亦彷彿。
高平陵之變前,數十年南征北戰,歷侍曹魏四主,不論功勳還是威望,司馬懿都是不折不扣的曹魏第一人,並甩開亞軍十八條街;同時,故舊滿朝,人心歸附,這才能一舉幹掉“挾天子”的曹爽,牢牢掌握朝政。
對,曹爽、司馬懿之爭中,真正“挾天子”的,其實是曹爽。
然,又如何?
要承認,較之於曹操、司馬懿兩位大前輩,何天,“小子耳”。
何天如果“挾天子”,宗室、世家、封疆,幾乎沒有哪個會真正服氣的,那,會不會有人以何天為叛逆,起兵討之呢?
會,一定會。
如是,咋辦涅?
只有繼續打了,將已開始支離破碎的國家,打得更加稀爛些。
就算何天有最終削平群雄的把握,可是,這個“最終”,會是啥時候的事兒呢?
曹操、孫權、劉備幾位,可以你來我往、沒完沒了的打下去,但,何天不成啊!
三國時代,匈奴、羌、氐微弱,不足為慮,現在呢?
我是穿越者,我知道再打下去,會發生什麼?
時間——我沒時間了呀!
所以,只能兵行蹊徑了。
其二,何天判斷,故太子“死而復生”,初初之時,世家們錯愕不已,但略略冷靜下來,他們便會發覺,此變雖奇,但其實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
原因很簡單,世家們其實也看清楚了:不論哪個宗室上臺,篡代也罷,“挾天子”也罷,總另有宗室不服氣的,如是,這個仗,便會沒完沒了的打下去——
可是,俺們已受不了啦!
成都、長沙、河間相爭,世家們的利益,已遭受了重大的損害,再打下去,遲早一鍋熟!
這一層,世家們有足夠的自覺性,不然,當年也不會排山倒海般的反對武帝出齊王攸之藩了。
如果承認“死而復生”的故太子的真實性,則統嗣之合法性,就無可挑戰,如是,停戰止亂,不日之事也!
(話說,皇帝到底姓司馬還是姓何,對於俺們世家來說,好像也不是太緊要罷?——不管誰做皇帝,只要俺們世家的利益不受損就好了!)
(何況,檯面上,皇帝還是姓司馬嘛!心安理得!)
作為琅琊王氏之“中流砥柱”,世家之代表,王衍第一個對故太子伏地稽首——第一個承認“死而復生”的故太子的真實性,並不僅僅是畏懼於“禍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