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豪華班底(第1/2頁)
章節報錯
衛將軍何天將自己首批掾屬的名單上報於朝廷:
以前東夷校尉文鴦為長史。
以前安南將軍孟觀為司馬。
以前徵虜將軍張泓為從事中郎。
以廬江孝廉陶侃為行參軍。
這份名單,很引起了一番轟動。
文鴦、孟觀,年資雖然頗異,但都是武功卓著、威名震天下的人物。
文鴦是真正“宿將”,他的東夷校尉,官四品;孟觀的安南將軍,官三品,更曾封郡公,異姓人臣之極。
以這樣的人物為長史、司馬,真正“超豪華配置”呀!
不過,也不意外。
何雲鶴怒懟東安公繇,刀下救出文次騫兄弟,是朝野皆知之事,則何、文關係密切,不待人言。
孟叔時之主持西北軍事,為何雲鶴力薦,其免難,也是賴何雲鶴上書“為國惜才”,方得脫累紲。
張泓的來歷,雖然不清不楚,但他是公認的趙王陣營中最出色的將領。
陽翟之役,三敗齊王冏;之後,孫輔潰逃,而齊王麾下,赴義景從之士雲集,號稱百萬(當然,“百萬”一定是沒有的,不過,“百萬”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有的),而張泓所部,不過九千,加上收攏的孫輔的潰兵,亦不過一萬幾千的樣子,齊王冏以十打一,卻就是不能越陽翟一步!
趙王敗亡後,沒了張泓的訊息,但朝廷也沒有入其於逆黨的名單,原來,是投到了何雲鶴的麾下了呀!
張泓雖然出色,但資望自然還不能同文、孟比肩,不過,徵虜將軍官三品,以之為從事中郎,這個“配置”,就不說“超豪華”,也算一等一的“豪華”了。
相對於前三位的輝煌履歷,陶侃這個行參軍,就顯得異常扎眼了。
陶士行不比張澄洄,來歷沒有任何神秘處,很快就被“起底”了,大夥兒不由愕然:
一個幾無任何聞望的寒門,雖舉孝廉,但做過的最高職位,不過一小縣縣令,還是“領”(也即代理),並未真除;原為……啊,伏波將軍孫秀之舍人也。
伏波將軍官五品,其舍人,末流不入罷?
何雲鶴咋會看上這樣一個人,以其同文、孟、張並列呢?
當然,說“並列”,略有點不準確,衛將軍的長史、司馬、從事中郎,都是官六品;行參軍,官七品。
需要說明的是,以五品的伏波將軍而得開府,孫秀是本朝空前絕後的一份,這是因為其本來的銜頭為“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吳亡後,孫秀失去了利用價值,打二品的驃騎將軍一跌為五品的伏波將軍,過河拆橋的意味太濃了,司馬炎有點不好意思,乃保留了他的“開府儀同三司”,不然的話,跟著他投晉的那班下屬,都沒地方安置。
不管咋說,陶侃的單薄履歷,並不影響這個班子的整體的“豪華”性質。
僚屬得遇明主,方能有所作為;反過來,聞望隆重的僚屬,亦可為主君加持。
原本,何天的聲望,雖已高到了一個近乎傳奇的程度,但並未被視為一獨立的政治力量;現在,他的“班子”一公佈,朝野上下,許多人皆有凜然之感,開始目屯繁昌的衛將軍為一股獨立的、足以影響大政的政治力量了。
而且,皆有默喻:以文次騫、孟叔時、張澄洄的特殊經歷,他們必皆為何雲鶴之“私人”,必皆為何雲鶴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