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三世紀,啥最珍貴?人才呀!(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泓略欠一欠身,以示對何明公褒獎之謝意,從容說道,“不過,有一點,須特別留意,‘部分以行武、教授以軍事’,須實實在在!真正以兵人待農人,農人亦須以兵人自況,練的好,獎勵以軍功,練的不好,軍法從事也!”
何天點頭,“不錯!若蜻蜓點水,則不湯不水!則這個‘兵人’,練不練,區別不大,亦不能為緩急之恃!——散沙,聚攏起來,還是散沙!”
張泓笑,“‘若蜻蜓點水,則不湯不水’,明公譬喻極妙!”
頓一頓,“一句話——真正做到‘兵農合一’。”
何天擊節,“好個‘兵農合一’!”
心說,這件事,紮紮實實的辦下來,便已隱有“府兵”之雛形了!
好!
“其二,”張泓說道,“泓以為,應該建一支水軍。”
何天目光一跳,“哦?請道其詳!”
“塢堡既起,兵農合一,則這些田莊,皆為明公根據;另一方面,田莊所在之地,皆為水濱——”
“成皋、偃師、河南、宜陽、盧氏——洛水之濱。”
“伊闕、新城、陸渾——伊水之濱。”
“硤石、新安——谷水之濱。“
“洛陽,就更不必說了——南依洛、谷、伊三水而北帶河。”
“洛、谷、伊三水同河水,彼此聯通。”
“河”、“河水”,指的都是黃河。
張泓說到這裡,建水軍何所用,何天已是瞭然,心中暗喝一聲彩:好!
“建一支水軍,規模亦不須太大,”張泓說道,“水陸呼應,則此十一根據連城一氣矣!此其一。”
頓一頓,“其二,緩急之時,船行可直抵洛陽城下——此亦用兵之奇也!”
何天雙手一擊,大聲喝彩,“好!”
“兵農合一”,做“府兵制”的試點,何天是想過的,這一層,何、張算是不謀而合。
但是,建水軍於洛、谷、伊、河四水流域,何天卻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洛陽周邊的水上軍事力量很弱,這支水軍成軍後,將鶴立雞群,真正用兵之奇也!
兩萬斛糧食,一次奇襲,不說衛將軍,不說開府,單單換一個張泓回來,就是血賺了呀!
二十一世紀,啊不,三世紀——三世紀,什麼最珍貴?人才呀!人才最珍貴呀!哈哈!
“澄洄,”何天目光炯炯,“你的字,起的好!想來,水軍之道,另有心得?”
張泓笑,“慚愧!我是隻旱鴨子,水都下不得,遑論‘心得’?所謂‘澄洄’——水邊徘徊而已!”
何天大笑,“水邊徘徊?有趣!”頓一頓,“不過——”
“明公,泓以為,負責水軍者,不能是北人。”
“哦?如此說來,君之夾袋中,已有人物了?”
“是——泓嚮明公薦一人。”
“請說!”
“此君姓陶,名侃,字士行,本籍鄱陽郡梟陽縣,寄籍廬江郡尋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