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錢糧兵農,皆吾所欲(第1/2頁)
章節報錯
伊闕之行,何天、綠珠之外,衛瑾、李秀、鄧簡。
這是何天重傷久病初愈後的第一次旅行,衛瑾放心不下,一定要隨行照看;鄧簡則既充護衛,也做醫生。
除此之外,何天還帶上了張泓。
這是因為,張泓自請為何天“經理雜務”,也即是扮演後勤部長的角色了。
對於張泓,何天是很看重的,因為,相對於文鴦、孟觀,張泓是真正的允文允武,而這個“文”,不是寫詩做賦,而是出謀劃策以及其自請的“經理雜務”。
石崇留下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時人輕商,但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何天,深知,維持和發展一個如此規模的企業的難度,絕不在治國理政和決勝疆場之下,而亂世已臨,這個難度,更倍於太平時節。
這個商業帝國若正常運轉,何天之有所作為,便有了充足的、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援、後勤保障。
反之,事倍、功半。
軍事上,張泓雖也算一流人才,但畢竟越不過文鴦、孟觀,目下,何天的軍事力量還有限,有文鴦、孟觀在,軍事人才方面,已經算是“過剩”了,因此,拿張泓做個蕭何,是很合適的。
在何天的想象中,伊闕的地理,兩山夾一水,他們順流而上(輿圖皆北上南下,伊水由西南流向東北,可謂“順流而上”也),棄舟登岸,拾階而上峭壁,則半山石窟之中,石崇之藏寶處也。
這是拿後世的龍門石窟做想象的藍本了。
事實上,綠珠嚮導的目的地,是石崇的田莊,一馬平川。
不過,雖為田莊,船卻可以駛入——田莊中,有河流蜿蜒而出,注入伊水。
船行其中,兩岸阡陌連片,左右皆望不到邊。
與之相較,瓊苑山腳的那點農田,真叫小巫見大巫了。
登岸之後換車,走了一刻鐘,眼前一排高大茂密的垂柳,其後,高牆隱現。
事實上,這個院子的四周,皆密植垂柳,遠遠看去,只見柳林,不見院牆。
院內,皆為排屋。
攏共四排,每排十所房子,左五面西,右五面東,彼此相對;所有的排屋,皆為五開間,四十所房子,規制皆一模一樣。
由南而北,四排房子,以甲、乙、丙、丁名,
由東而西,十所房子,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名。
乃入甲五房。
整整齊齊,滿滿當當,擺著……五十個大大的樟木箱子。
一列五個,一共十列,兩列之間,容一人行。
箱子下,架了尺餘高的地臺,地臺上,是厚厚的秸稈——這是為了防潮。
所有的箱子,都貼了封條。
箱子上都漆有編號,每列的五個,以一、二、三、四、五名;十列,由南而北,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名。
拆下最近的“戊一”箱(若算上房子,就是“甲五戊一”箱了)的封條,揭開箱蓋。
滿滿都是銅錢。
這樣的箱子,一共……兩千個。
綠珠說,這個院子,只擺銅錢,珠寶象牙犀角之屬,在另外一個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