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南北五路,浮出水面(第2/2頁)
章節報錯
文鴦沉吟,“若真是此君——”
何天微笑,“若真是此君,齊王大約有點苦頭吃了。”
不止一人,心中感慨,若此張泓真是彼張泓,這許多年來,他去了哪裡?又如何輾轉為趙王用?
皇后兌現了“富貴與汝共之”的諾言了嗎?
若此張泓真是彼張泓——
他目下的這個主君,可是傾覆了他前頭的那個主君呀!
另外,“此座可惜”四字,也是賈氏深怨衛氏之始,衛瓘被滅門,其種禍,就在這四個字。
人人思緒萬千,室內一時無語。
還是何天開口,“南向三路,最弱的,應該是西路吧?孫輔,以裙帶得高位,此君,會帶兵、會打仗嗎?”
這個“裙帶”,倒同女人沒啥關係,主要在那個“孫”字。
孫輔出身大族,伯父是前平南將軍孫旂,孫輔及兄髦、弟琰,以及孫旂子弼,四個堂兄弟皆附會孫秀,與之合族;孫秀出身卑微,極其看重這門“親事”,拼了命提拔孫氏父子兄弟,以孫旂為車騎將軍、開府,孫弼、孫髦、孫輔、孫琰,皆為將軍,封郡侯。
不過,據說,孫旂本人,並不喜歡這門“親事”,認為孫弼等同趙王、孫秀貼的太緊,遲早招禍,累及全族,派小兒子責備孫弼等,孫弼等不從,孫旂無可奈何,慟哭而已。
文鴦點頭,“明公睿見!”頓一頓,“如此說來,北向的兩路,破綻在其右翼了!”
北向的右路,主將是孫髦。
何天微笑,“多半如此罷!”
李秀忍不住,“那……北向的左路呢?那是主力,而主帥是孫會——他會帶兵打仗嗎?
何天說道,“孫會這個‘主帥’,其實是個監軍——‘督’嘛!”
頓一頓,“就看他懂不懂事?若懂事,自己安於監軍,指揮作戰,完全交由士猗、許超,那,他就是‘會’帶兵、‘會’打仗;若不懂事,不滿足於監軍,一定要‘主帥’一番,那,就不‘會’帶兵、不‘會’打仗了!”
李秀笑,“我明白了!”頓一頓,“他這個名字取得好——‘會’!”
何、文、衛都笑。
李秀補充,“我若是齊王或成都王——這一仗,我曉得咋打了!”
何天微笑,“不過,目下,齊王、成都王,還未必曉得呢!”
“那咱們……”
“不著急,人家還沒正經開打嘛!”
李秀曉得何天的意思,深深點頭。
何天的目光,回到輿圖上,“挺有意思的:北向的兩路,主帥、別將,都姓孫;南向的三路,雖然彼此不相統屬,但官位最高的那位,也姓孫——”
頓一頓,“我看,‘都督諸軍’的東平王楙,就是個擺設罷了!”
孫輔的銜頭是“上軍將軍”,南向諸將之中,官位最高。
至於東平王楙,他是安平獻王孚之孫,義陽成王望四子,也即逼奪皇帝璽綬的那個司馬威的四叔,在趙王倫眼裡,司馬威既可用,司馬楙便亦可用,大夥兒都是遠支,一起挖近支的牆角嘛。
李秀畫龍點睛,“孫家軍?”
何天微笑,“目下,或許還不至於到‘孫家軍’的地步,不過,端倪已現!孫秀之專權——”微微搖頭,“是不必說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