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整個局面的糜爛,何天是痛心的,但不同於對周處,對於解系本人,他卻很難同情的起來。

拜訪張華之時,何天曾稱讚解系“清身潔己,守正不撓”,這不是虛譽,但解系的毛病,也很突出。

周處同齊萬年血戰於六陌之時,梁王大軍遙遙在後,打定主意不予救援,但就算救援,因為距離太遠,也是緩不濟急。

可是,除了梁王統帶的主力部隊外,附近,其實還另有兩支部隊,一支是振武將軍盧播所部,另一支,就是解系所部了,其任務,是保證主力部隊左、右翼的安全,他們距離六陌較近,如果肯對周處施以援手的話,還是趕得及的。

事實上,周處除了對梁王屢請援兵外,也對盧播、解系發出過救援的請求,而盧播、解系以同樣的理由婉拒了——俺們的職責是保證大軍側翼安全,不敢擅離職守。

可是,彼時,齊萬年正在和周處血戰,咋可能甩開周處,狂奔百里,去攻擊官軍的主力?

事實上,盧播、解系都曉得梁王不救周處的真實原因,盧播之不出兵,是不敢得罪梁王,解系卻不是這個原因——從其上疏大罵趙王可知,解少連不是畏忌權貴之人。

他是嫉妒。

解系的想法是:我在這裡苦熬了介樣久,好不容易把司馬子彝那個混蛋熬走了,若叫你一個南蠻子搶了頭功,天理何在?

因此,坐觀周部覆沒而無動於衷。

周處既敗亡,梁王舊怨已修,打算正經打一仗了,解系立即請為先驅,而梁王亦以為他是合適人選,一來,解系是“地主”,熟悉敵情——他是雍州刺史嘛;二來,解系同趙王爭軍事,將趙王罵的狗血淋頭而趙王果然大敗,於是,朝廷上下,自然而然都以為,解少連才是真正的人才!

而解系自己,也是這樣認為滴。

於是調整部署,以解係為先驅,以盧播為解系繼援。

但事實證明,軍事上,解系只有紙上談兵的能力。

戰事開始,齊萬年示弱,解系冒進,與盧播部拉開了過長的距離,郝度元迂迴到謝部、盧部之間,切斷了解系的後路,然後齊、郝前後夾擊,對謝部發動猛攻。

解系不同周處,他是有後援的,只不過,援兵暫時被隔在外頭了,但當此之時,包括他在內的諸軍坐觀周部敗沒而不顧的惡果顯現出來了:下頭的兵士都以為,自己將同周部一樣,無人救援,士氣低落,沒撐多久,崩潰了。

齊萬年圍三闕一,官軍崩潰的更快了,解系倒是死戰不退,但既阻止不了部下的奔潰,更擋不住呼嘯而入的叛軍,身被十餘創,不肯被俘受辱,自刎而死。

事情並沒有結束。

盧播苦戰打破狙擊趕到,剛剛好撞上潮水般退下來的敗兵,衝動陣腳,以致自相殘殺,齊萬年、郝度元趁機兩側夾擊,聲震山野,箭如雨下,盧播中箭,所部失去統一指揮,沒過多久,也崩潰了!

事情還沒有結束。

梁王接到解系、盧播相繼大敗而解系戰死、盧播重傷的報告,魂飛魄散,以為叛軍馬上就要殺到了,立即下令撤退。

這一退,退的毫無章法,爭相奪路,彼此踐踏,一個敵人沒看見,一支箭沒射過來,傷亡便數以千計!

遺棄的軍需物資,更是無計其數,最終都便宜了叛軍。

事實上,齊萬年、郝度元雖然擊潰瞭解系、盧播,但自身的傷亡,也極慘重,已是強弩之末,根本就沒有能力追奔百里,攻擊梁王主力。

這一回,不是“朝野震動”而是“朝野震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