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南風的路子差不多,司馬倫既對她“輸誠”,她就抬舉司馬倫,最終的目的,還是借司馬倫來“拉抬”自己。

何天的猜測不錯,但並非事情的全部。

事實上,趙王本人雖剛剛到京,但在此之前,他的銅錢、布帛、金寶卻早就流水價般送入了諸賈、諸郭以及皇后左右的家裡,其交接之重點,自然是郭槐、賈午、郭彰、賈模以及董常侍、陳才人,於是,對於趙王的讚美,亦流水價般湧入了皇后的耳朵。

其中,曾對召趙王入京不以為然的賈模,也終於覺得,司馬子彝這個人,還不錯嘛!

趙王字子彝。

這些事情,何天本也是想的到的,他只是沒想到,趙王竟動手如此之早?

趙王入京之後,沒幾天,又做了一件何天沒有想到的事情。

趙王親自拜候潘岳,請他寫一篇《賢后賦》,並許以五萬錢的潤筆。

潘岳萬沒想到,趙王居然紆尊降貴,親自登門?受寵若驚之下,連聲說道,哪裡要這許多?歌頌偉大的皇后,乃我等臣子應分應為,怎好取啥潤筆?就取,取個幾千錢,足夠啦!

趙王重重一拍潘岳肩膊:安仁,這五萬錢,你必須取!不取,何以示君才大如海?而若非君才大如海,又怎配著此《賢后賦》?

這……是!是!大王教訓的是!既如此,嶽恭敬不如從命!

於是,曠世奇文《賢后賦》便誕生了。

《賢后賦》之誕生,其實一波三折,初稿拿給趙王看,趙王是不滿意的,“啥叫‘齊蹤虞妃,比跡任、姒’?虞妃、任、姒之流,如何可以同皇后相提並論?”

啊?

潘岳這才真正瞭解趙王對《賢后賦》之“定位”,不由犯了難,心說如此吹捧太過,會不會被人譏笑?俺到底是文壇領袖,麵皮上,到底有些過不去呀……

轉念一想,自己已這把年紀了,再不發達,就有這張麵皮,又有何用?拿去糊窗戶紙嗎?

一咬牙,改!

改到甲方徹底滿意為止!

《賢后賦》打“虞妃”也即娥皇、女英贊起,將歷朝歷代的“賢后”讚了個遍,也包括上文提到的和熹皇后,結論是——

她們都比不上俺們皇后!

然後,便開始大讚“俺們皇后”了。

若不看上下文的話,你很可能錯以為,此賦歌頌的,不是唐堯就是虞舜?

這篇奇文,肉麻過甚,何天讀之,渾身惡寒,因此,其具體辭藻,獅子就不拿來噁心諸位讀者老爺了。

但是,再咋“惡寒”,何天也只能付之苦笑:“賢后”之始作俑者,難道不是我何雲鶴嗎?

讀此奇文,同何天一般捏鼻子的人,不在少數,但無論如何,經過一番又一番反覆“拉抬”,效果是明顯的:

前些日子,對於皇后和賈、郭的不滿——尤其是宗室對於皇后和賈、郭的不滿,就算沒有消散,也被蓋了下去。

到底是“皇叔祖”呀!

然而,咋蓋,也蓋不住西北的接踵而至的敗訊:

解系敗死!梁王后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