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三不”大夫(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那五十萬錢——剛剛給了衛操五十萬錢,這一來,剛剛騰出來的地方,又都填的滿滿的啦。
目下,連雲英、雨娥的房間裡,都擺進了錢箱。
雲英、雨娥表示抗議:咋不擺您自己的房間呢?
何天自知理虧,而家裡到處擺錢箱也確實不是個事兒,但他又實在沒興趣換大宅子,最後,不得不接受了雲英、雨娥的建議,另置一所較小的三進宅子,專門拿來擺放銅錢、布帛等財物。
這一來,我同二十一世紀的某些貪官,頗有些相像啦。
雖然“三不”——不上朝、不進宮、不同朝士往來,但何天並不會整天窩在家裡——老子又不是文鴦,用不著“韜晦”到那個地步!
洛陽周邊山水,我不是可以“儘管逍遙”嗎?那好,遊山逛水去也!
此時代,不徜徉於山水之間,怎好做“名士”?
不過,現在是冬天。
不過,富貴人家,自有富貴人家的路數。
酒、菜,事先熱好,酒罈、食盒,都用特製的厚棉罩,嚴嚴實實套了起來,到了山水之間,取出來,依舊是熱乎乎的。
手爐、腳爐,都帶上,到了地兒,也算是“擁爐賞雪”了。
不過,這種逼,裝了兩次,何天就受不了了。
寒風如刀,坐著不動,穿的再多,不多時,也是個透心涼。
至於酒菜,不論在厚棉罩中多熱乎,吃、喝,總得取出來吧?既取出來了,即便不過風,不過片刻,也就涼了。
他阿母的,看來,這個“名士”,也不是那樣好做的呀!
何天既不同朝士往來,資訊自然閉塞,但他又不肯真正閉目塞耳,其資訊來源,主要是兩個渠道:
一個是家裡的雲英、雨娥、洛瑰、鹿會;一個是郭猗。
前者的資訊,只要來自市井闤圚;朝堂之上的資訊,主要依靠後者。
郭猗說,政務上,皇后主要依靠三個人:張華、裴頠、賈模;本來還有一個郭彰,廣城君也希望皇后重用郭彰,但朝野看法一致,對於郭彰,皇后“敷衍”而已。
不過,雖然僅僅是“敷衍”,但郭府已是賓客盈門,而郭彰是個什麼錢都敢收的人,交通請賂,無所不為。
一個“敷衍”,猶致郭彰如此,賈模就更不必說了。
賈模原為車騎司馬,“二聖臨朝”之後,超遷散騎常侍,加侍中,朝野公論,皇后御前,賈思範的位置,基本等同之前的何雲鶴了。
張華、裴頠清慎,苞苴難入,因此,有什麼請託的事情,都走賈模的路子,賈府門前,一天到晚,車填馬隘。
何天:“他也收錢?”
郭猗:“收!怎麼不收?不過,多少也有些真本事就是了。”
郭猗帶來的另一重要的資訊,是關於何天目下之聲譽名望的——著實出乎何天自己的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