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午口中的“她還有借重你處”來的很快。

兩日之後,賈午、楚王再次幽會。

這一次,是賈午約的楚王,而且,傳信人用了“務必”二字,不容楚王推脫。

楚王心裡嘀咕,都說“那啥如狼”,看來,先賢不我欺呀!不過,乃公對這條母狼,倒也還沒生厭,捨命陪君子就是……咦,她算君子嗎?

第一眼,便見賈大娘子滿臉興奮,眼中有光,光中有火,楚王心中一顫,這格局,似乎不是一條母狼可以侷限的……難道,“那啥如虎”提前了?

屏退左右,賈大娘子並未如楚王想象的那樣撲過來飛擒大咬,而是從懷中取出一卷青紙,“你快過來看!”

楚王只看的兩眼,眼睛便一下子瞪大了!

青紙上書:

“太宰欲為伊、霍之事,王宜宣詔,令淮南、長沙、成都王屯諸宮門,免亮官。”

細辨筆跡,不錯,是“手詔”!

楚王的心,怦怦的跳了起來。

淮南王不必說了,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是楚王的另兩個弟弟,以聲望論、以才力論,僅次於秦王柬、楚王瑋、淮南王允這三位外鎮的大國國王。

楚王定了定神,“上頭要對汝南王動手了?”

“是呀!手詔上寫的清清楚楚呀!”

“可是……不會議的嗎?上一回,可是反覆會議過才行動的呀?”

“不會議了!上頭說,這一回不同上一回,這一回,全權委託給阿瑋,如何佈置,是阿瑋自己的事情!這一回,上頭只派李肇一個過來幫忙!”

“卻是為何?”

“保密呀!你想,若這一回同上一回一般的‘會議’,別人不說,殺汝南王,那個裴頠,能贊成嗎?”

略一頓,“汝南王的名聲,比楊駿好的太多,也沒得罪過幾個朝士,這一回,下頭跟上頭,不是一條心!”

楚王想了想,點頭,“確實,殺汝南王,裴逸民不會贊成。”

頓一頓,“照這樣說,阿允也不會贊成,咋把他的名字也擺進來了?”

“詔書不能不這樣寫,不然,就不像一家人了!”

略一頓,“不過,你幹你的,管淮南王作甚?就算淮南王贊成殺汝南王,你樂意他和另兩個小的過來分你功勞嗎?”

楚王一拍大腿,“是這個道理!哎喲,我的好大娘子,過來,叫乃公抱一抱!”

“別鬧,說正事呢!哎……聽到我話沒有?”

“啪!”

這是大娘子賞了楚王一巴掌——當然了,不是打臉。

楚王一笑,鬆開了手,“說正事!說正事!”

大娘子繼續,“再者說了,你也不是不夠人手,本部兵馬之外,有了‘宣詔’二字,三十六軍,隨你調遣!哪裡用得著那幾個小的?”

楚王眼睛一亮,“‘宣詔’二字,還能這樣用?”

“可不是?”

事實上,“宣詔”二字,並不能這樣用。

但皇后對姊姊“循循善誘”,賈午便以為可以這樣用;賈午又對楚王“循循善誘”,楚王便進入同一邏輯鏈條之內,亦認為可以這樣用了。

楚王再看了一遍青紙詔,“不過,這上頭,倒沒說要殺汝南王……”

賈午啐了一口,“你腦子咋生的?白長了副聰明面孔!上一回殺楊駿,詔書上都直指他‘謀反’了,處置也不過‘以公就第’而已!可是,之後呢?”

楚王拍拍自己的腦袋,“打這個不曉得咋生的腦子!對!上一回,楊駿是抗旨不遵,才被殺掉的!”

頓一頓,“可是,這一回,汝南王若遵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