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長公主(第1/5頁)
章節報錯
白馬寺在洛陽城西,出西明門大約三里地左右,北顧,京師第一寺便在望了。
到了山門,落車,抬頭,愕然——這是白馬寺?
山門不是“三解脫門”(三個門洞,所謂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也);而是普普通通的烏頭門。
目下山門敞開,門前臺階不過數級,內裡風光可窺,居中央者,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寶塔:
塔身重樓,塔頂——
重簷,金漆,有如幾個大大的銅盆,疊在一起,頂在塔身之上。
這個造型,從所未見。
還有,將佛塔擱在寺廟的正中央?
這是啥迷惑格局?
看山門懸匾:敕造白馬寺。
沒搞錯,就是白馬寺。
進門。
寶塔的東、北、西三面,都建有長長的房舍——形制近乎排屋,形成一個“凹”字,將寶塔半包圍,形成一個小小的廣場。
房舍廊柱的形狀,一看就不是中土式樣。
按照正常的伽藍制度,山門之內,由南而北,第一個應該是天王殿,其後是正殿大雄寶殿,再次是法堂,最後是藏經樓。
東配殿祖師殿,西配殿伽藍殿。
可眼前——
一個“殿”都沒有啊。
小廣場乾乾淨淨,香爐煙火,一切欠奉。
連人影都不見一個。
安靜的叫人……茫然。
這就是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佛教之“釋源”和“祖庭”?
何天靜靜站立,歷史的吉光片羽,慢慢的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此處,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官立寺廟。
那是東漢明帝時期的事兒。
彼時,釋教剛剛進入中國,傳播範圍不出宮廷,“中國第一寺”規模很小,且“悉依天竺舊式”。
白馬寺毀於漢末戰火,魏文帝時期重建——即眼前所見了。
還什麼“伽藍制度”?“伽藍制度”是禪宗興起之後的事情,直至明代,方才定式,此時代,根本就不存在這樣東東啊!
就連職業僧人——
目下是公元290年,不過三十年前,才有中國第一個本土職業僧人受戒於白馬寺呢!
怪不得,山門內外,一個人影都沒有。
那,公主和衛家娘子呢?
董猛說姑嫂二人相會於東苑“貝葉精舍”……